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FNH患者及肝细胞癌患者各30例,均接受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肝细胞癌与FNH大小及分布情况,比较肝细胞癌与FNH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1 FNH位于肝包膜下16例(53.33%),显著高于肝细胞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细胞癌平扫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内部可显示低密度囊变坏死区及高密度出血。FNH平扫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其中心显示星芒状低密度区。肝细胞癌及FNH呈快进快出强化,FNH中心星芒状瘢痕区域于延迟期强化。与肝细胞癌比较,FNH存在中心瘢痕的比例更高,伴有门静脉癌栓及肝硬化的比例更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FNH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颅脑外伤诊断中CT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颅脑外伤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剂量CT检查,观察组行低剂量CT检查,对比两组扫描辐射剂量、头颅病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DLP、CTDIw更低,差异明显,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完全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儿童急性颅脑外伤诊断中低剂量CT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1.5T磁共振(MR)在诊断胶质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到该院检查的80例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当时的诊断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观察组38例,采用1.5T MR扫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分级诊断情况及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检测的准确性(97.36%)及敏感性(94.8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准确性(80.95%)和敏感性(6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论是在低级别胶质瘤的检出率还是高级别胶质瘤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低级别胶质瘤检出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5TMR对胶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胶质瘤较为理想的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