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8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8例未治或复发ANLL,2例慢粒急变及10例完全缓解(CR)的ANLL患者作L-CFU,CFU-E及CFU-GM骨髓体外造血祖细胞培养。ANLL未治和复发组的L-CFU、CFU-E及CFU-GM集落数与正常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ANLL的CR组,CFU-E和CFU-GM恢复正常,但L-CFU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多,提示CR后,骨髓中仍残留有白血病细胞。初步认为PHA-MNCCM作为L-CFU的生长因子,有助于CR后ANLL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外半固体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研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同时将白血病集落形成单位(L-CFU)、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及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作为在祖细胞水平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细胞株(K562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利用RT—PCR方法检测P^21WAF1基因的mRNA的表达。结果:VPA引起K562细胞凋亡增加[(11.47±0.25)%vs(4.77±0.40)%,(P〈0.05)]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82.30±9.41)%vs(40.13±2.12)%,(P〈0.05)]。同时处理后的细胞中P^21WAF1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1.65±0.91)vs(0.25±0.04),P〈0.05]。结论:VPA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基因,导致K562细胞周期阻滞并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的可塑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分化潜能的细胞 ,根据其发育阶段不同 ,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 ;而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则较为局限 ,只能定向分化为特化细胞。但新近的研究表明 ,成体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与其所在组织不同的其他组织类型细胞 ,这种干细胞的可塑性被称为成体干细胞的横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其中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作为人们认识最深入 ,其临床应用也最为广泛的一类成体干细胞 ,目前已成为成体干细胞可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对Castleman氏病(CD)的认识,提高CD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4例CD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并复习文献。结果:14例中临床分型局灶型8例,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均为透明血管型;多中心型6例,其中组织病理学为浆细胞型4倒、混合型2例。14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多误诊为其他疾病,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8例局灶型患者行手术切除,至今无复发;6例多中心型患者予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化疗,病情均有缓解。结论:CD临床表现复杂,淋巴结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依据组织病理学和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可获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 Division Cycle6,CDC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CDC6 mRNA为分子标志物,应用巢式PCR技术,分别检测未缓解及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非肿瘤患者外周血待测基因的表达。结果:标志基因CDC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对照组27.66%,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组56.25%,急性白血病未缓解组100%;CDC6在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在急性白血病未缓解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组(P〈0.05)。结论:CDC6的异常高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有关.可作为成人急性白血病病情监测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位和淋巴毒素(LTα)基因+252位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电泳技术,对96例NHL患者和72名正常对照者的TNFα和LTα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TNFα基因型和两个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中的分布与NHL患者类似(P>0.05),而NHL患者的LTα(5.5)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NHL患者57.81%,正常人46.52%,P=0.04)。结论:TNFα基因多态性与NHL的发病无关,LTα(5.5)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汉族人NHL发病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促进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大鼠的血管新生及抑制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方法制做大鼠AMI模型,并于术后24 h从尾静脉移植同种异体BMSCs。在移植后21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BMSCs移植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和射血分数(EF)。收取BMSCs移植大鼠的心脏标本,用新生血管标志物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用免疫组化检测其心肌间质Ⅰ,Ⅲ型胶原沉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MSCs移植组心脏功能改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心肌间质Ⅰ,Ⅲ型胶原沉积减少。结论BMSCs移植能改善AMI大鼠心脏功能,促进血管新生,减轻其心肌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陈运贤  林旭滨 《中国肿瘤》2000,9(11):501-502
白血病的传统治疗是通过细胞毒药物杀灭病人体内恶性增殖的白血病细胞。由于细胞毒药物的特异性较低 ,在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同时 ,也杀灭正常血细胞及其祖细胞 ,抑制患者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其毒副作用不但造成患者治疗的相关性死亡 ,而且影响其“治愈”剂量的临床应用。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基因治疗已被人们所注目 ,部分白血病基因治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基因治疗白血病不但为白血病的治疗开辟出新的治疗途径 ,而且有可能成为“治愈”白血病的重要手段。1白血病基因治疗的原理与现状白血病的发生与人体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毫米波(8mm波长)净化白血病人外周血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毫米波辐射探头照射30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250mW,30min),通过噻唑蓝(MTT)测定细胞活力和流式细胞仪结合ANNEXIN-V/PI法测定细胞的凋亡、坏死率来评价体外净化的效果,并以未处理的外周血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毫米波辐射后,73.3%的病例的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受到极显著抑制,63.3%的病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死亡率极显著提高。结论:毫米波辐射对大部分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的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可起到良好的净化效果,不同分型的白血病对毫米波辐射有一定的选择件、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