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析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 2例肺癌脑转移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全脑放疗DT2 8~5 0Gy ,1.8~2 .0Gy/次,2~4 .5周完成。结果 全脑照射后神经系统表现及症状、体征改善15例,中位生存期6个月。复查CT显示病变消失和缩小分别为1例、6例。12例死于脑部病变进展,10例因全身病变广泛伴全身衰竭而死亡。结论 肺癌脑转移行全脑放射治疗,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喹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用不同浓度氯喹(0、10、20、30、40 μmol/L)作用于MCF7细胞不同时间(0 h、24 h、48 h和72 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氯喹作用MCF7细胞72 h后细胞形态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喹作用MCF7细胞24 h后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和Cyclin D1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MCF7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增殖活性随着剂量和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显微镜下观察到氯喹处理MCF7细胞后,细胞数目减少而细胞碎片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氯喹处理MCF7细胞后,细胞内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出现下调(P<0.05)。结论:氯喹对MCF7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陈意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9,18(4):271-272,275
对143 例食管癌进行分组治疗对比,术前加速放疗组68 例,术前行加速放疗,2 周内照射总量40Gy,放疗后2~4 周行食管癌根治术。单纯手术组75 例。手术切除率:术前放疗组95-6% (65/68) ,单纯手术组94-7% (71/75) 。1 年、3 年生存率:术前加速放疗组为77-9% 和61-8% ,而单纯手术组为65-3% 和38-7% ,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前放疗组6-2% ,单纯手术组7% ,结果表明术前加速放疗不影响手术切除也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5.
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疼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42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予唑来膦酸4 mg与帕米膦酸二钠90 mg静滴,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20例总缓解率为90%,对照组21例总缓解率85.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47.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腹部转移瘤的近期疗效与急性放射反应。方法 28例腹部转移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5~4Gy/次,每日一次,肿瘤灶总剂量40~50Gy。结果28例全部完成治疗,病灶完全缓解(CR)占17.9%,部分缓解(PR)占78.6%,无效1例,总有效率(CR+PR)为96.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Ⅰ、Ⅱ级)占39.3%,白细胞下降发生率21.4%(Ⅰ、Ⅱ级)。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为绝大多数患者所耐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意红 《安徽医学》2005,26(5):369-371
目的比较后程加速超分割(LCAF)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F组(32例)1次/d,2Gy/次,5次/周,总剂量60~68Gy,30~34次,6~7周完成;LCAF组(32例)前36Gy照射常规分割完成,36Gy后缩野改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d,照射剂量24~30Gy,总剂量60~66Gy,34~38次,5.2~5.6周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疗程,两个组急性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3、5年生存率CF组分别为46.9%,21.9%,12.5%,LCAF组分别为53.1%,28.1%,15.6%,两个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3、5年局部控制率CF组分别为40.6%,25%,21.9%,LCAF组分别为62.5%,53.1%,43.8%,LCAF组优于CF组。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分割放射治疗的局控率优于常规放射治疗组,生存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毒性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环氧化物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西布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选择ECA-109细胞系作为试验对象,检测ECA-109细胞系的COX-2表达水平,设塞来西布0.25、50、100μmol/L4个实验组,分别予6MV-X线照射0、2、4、6Gy后,再分别行MTT比色试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凋亡3项指标。结果:不同辐射剂量与不同浓度的塞来西布对ECA-109细胞的增殖、凋亡率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塞来西布与放射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随塞来西布的浓度和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塞来西布联合放射对ECA-109细胞的存活率、D0值和Dq值作用均小于单纯放射组,Dq变小;塞来西布和4Gy(6MV-X)联合用于ECA-109细胞其凋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塞来西布能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塞来西布与放射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有协同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同时配合DF方案化疗对食管癌的治疗意义。方法 将 13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 2个组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一组 6 5例行放射治疗同时配合DF方案化疗 (综合组 ) ,另一组 6 5例行单纯放射治疗 (单放组 )。放射治疗采用 6MV -X线照射 ,DT6 0 - 6 6GY ;化疗在放射治疗开始第二周进行 ,每周一次。共进行 3~ 4次。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3年以上 ,综合组与单放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 .6 %、4 6 .2 %、33.8%和 4 4 .6 %、2 7.7%、16 .9% ,综合组 1、2、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放组 (P <0 .0 5 ) ,且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 ,远地转移率综合组明显低于单放组 (P <0 .0 5 )。结论 放射治疗食管癌同时配合DF方案化疗 ,能减少远地转移提高生存率 ,是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35%的宫颈癌初诊时已为中晚期宫颈癌。自从发达国家成功采取了巴氏涂片法对早期宫颈癌进行筛查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下降。ⅡB期宫颈癌的五年生存率为58%,Ⅲ期宫颈癌的五年生存率为43%[1]。宫颈癌的治疗方案由最初的单一根治性手术治疗或单一放疗逐渐被更加完善的综合性方案取代。本文就目前不同分期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方案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