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86年10月~1989年9月我院自拟黄金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100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一)病例选择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1984年12月南京会议制定的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除外急重型肝炎均为本组观察范围。临床急性发病,具有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尿黄等症状;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化验血胆红质在17μmol/L 以上,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正常 Reitman 氏法2~40单位),尿胆红质阳性。  相似文献   
2.
3.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OCT)成像特点与血管内超声(IVUS)相似,但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其分辨率可达10μm。有报道显示,血管内OCT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能够清楚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体外试验显示通过OCT检查判断斑块特点,与组织学检查结果高度一致。猪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行OCT检查可以发现微小的夹层。人体试验中显示OCT能够显示不同种类斑块的不同影像特征。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价OCT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ABMMNCs)经冠状动脉(冠脉)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1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按患者的意愿分成两组移植组(n=10)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冠脉转运将ABMMNCs移植入心肌组织内;对照组(n=6)只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两组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移植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较术前明显降低,左心房内径(LAD)也较术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的LVEF,LVDd及LVSd虽然较6个月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和其他合并症发生。结论ABMMNCs经冠脉移植,可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改善心脏功能,而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Lipo-PGE1)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PA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49例冠心病合并PAO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2例)和前列地尔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Lipo-PGE110μg/d,静脉注射,连用14d)。分别于治疗开始及14d时进行6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Bruce运动平板试验[测代谢当量(MET)]、超声心动图、踝/肱指数(ABI)及血清标记物检查。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前列地尔组6MWT[(324.8±65.5)m比(358.2±76.7)m]、METs[(3.5±0.9)比(4.3±1.3)]、ABI[(0.901±0.02)比(1.079±0.05)]明显增加,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6.8±1.91)μmol/L比(10.7±0.55)μmol/L]明显下降,P均〈0.05。无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研究。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可改善冠心病合并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踝/肱指数和运动耐量,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放治疗(PCI)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术后冠状动脉再闭塞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PCI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及其机制,从而证明PCI术后出现的冠状动脉再闭塞与血液流变学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天王补心丸不同服药方法对失眠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天王补心丸,一次2丸,一日一次,临睡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天王补心丸,一次1丸,一日2次,早晚服用;疗程均为4周。结果试验组PSQI总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6.70±2.96)分,对照组降低(5.20±2.8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中医症候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3%和85.0%,对照组为45.0%和78.3%,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王补心丸临睡前一次服用2丸的疗效优于早晚各服1丸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腱断裂的损伤机制、误漏诊原因、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原因。方法: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缝合技术对开放性断裂、急性闭合性断裂及陈旧性断裂进行修复。随访时间平均1_4年。采用Arner—Lindholm法评定疗效。结果:优10例,良5例,差2例。术后1例刀口感染,2例跟腱再断裂。结论:熟悉跟腱解剖与功能,了解受伤机制,防止漏误诊,早期诊断,急诊手术,将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并发症。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90例(92个部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其症状改善、狭窄率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术或CTA血管成像观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3.4±9.5)%,Wingspan支架置入后平均残余狭窄率为(21.8±9.8)%。临床随访1~40个月,平均(16.7±10.3)个月,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5%(6/92),30d内任何脑卒中和31d~1年内同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10.9%。30例患者接受了血管造影复查,6个月再狭窄率为10.0%(3/30)。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老年与非老年2型糖尿病在病情、合并症和代谢方面的异同。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人被分成≥60岁发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组91组),<60岁发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组(2组),<60岁的的非老年2型糖尿病组(3组)。观察并比较空腹血糖、尿糖、血脂、血尿素氮、血尿酸及合并症情况。结果:3组的尿糖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1组的血尿酸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1、2组的甘油三酯高于3组(P<0.05),其余生化指标三组间无差异,1、2组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3组(P<0.01),且2组高于1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有血糖与尿糖不平行,高甘油三酯血症,心脑血管合并症多,提示与糖尿病病程及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