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芬英  张尤历 《医学综述》2007,13(3):191-193
胃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居恶性肿瘤之首。随着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胃癌的基因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3(sB7-H3)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预后评价.方法 选取初诊诊断为PBC的患者37例、体检健康者50例,并收集基本临床资料.用ELISA法测定血清sB7-H3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25(sCD25)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通过与经典炎症标志物进行对比,评估sCD25在PBC筛查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BC患者37例、体检健康者50例,并收集其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sCD25及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等肝胆指标,同时使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自身抗体。对sCD25、IL-6与肝功能各项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CD25、IL-6对PBC的诊断价值。结果 PBC组血清sCD25以及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P210阳性PBC患者的sCD25水平较阴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CD25、IL-6血清水平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胃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在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提取胃癌组织样本的总RNA,通过荧光差异显示技术(DD-PCR)获得胃癌样品中差异的片段,对这些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通过在GenBank中同源性检索,查找与差异片段相对应的同源基因.利用半定量PCR及定量PCR方法验证该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结果:通过DD-PCR得到差异片段中的一个片段对应与人ATP/GTP结合蛋白1基因(A/GTPBP1).半定量PCR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A/GTPBP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该基因的读码框长3561 bp,编码118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84.4 kDa,蛋白质相似性分析表明该蛋白为G蛋白家族成员.结论:A/GTPBP1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59例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黏膜下肿瘤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病灶,切除后病灶均送病理,比较不同部位性别及年龄组成比,病灶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2 mo及6 mo后复查胃镜.结果:159例患者中,病灶位于食道28例,贲门12例,胃底44例,胃体48例(其中2例为残胃),胃窦22例,十二指肠5例.病灶完全切除155例(155/159,97.5%),术中病灶行整块切除154例(154/159,96.9%),食道者16例以隧道法切除,胃底者16例行全层切除.病灶位于食道者,隧道法及普通ESD术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灶位于胃底者,普通ESD术及全层切除法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主要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及异位胰腺.本研究中共发生术中穿孔19例,后均行全层切除术,成功闭合创面;所有术中出血均以电凝止血钳及钛夹成功止血,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2例,均经急诊内镜下钛夹成功止血.所有患者术后2 mo及6 mo复查胃镜,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未见复发.结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根据其不同生长部位,有其不同临床及病理特征,可采用不同ESD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6岁,因头部外伤5d,吞咽困难、胸痛伴发热3d于2010年9月3日入院.患者于8月28日骑摩托车时不慎从车上摔落,头部着地致头部撞伤,自觉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于当地医院查颈椎片及头颅CT未见异常,诊断为头皮软组织伤.9月1日开始患者自觉吞咽困难、进食梗噎感并吞咽痛、胸廓周围疼痛不适、持续剧烈颈胸背疼痛伴发热,遂来我院诊治.体检:体温40 4℃,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88 mmHg (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萎,左额部见长约3cm横行伤口,已缝合,局部无渗出,颈部颈托固定,颈部轻度肿胀、压痛,无握雪感,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6.2×109/L,中性粒细胞0.91;胸部CT:两下肺炎性反应,两侧胸腔积液,T1T2平面似有食管损伤密度增高渗出影(图1白箭头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H pylori)刺激人胃癌细胞SGC-7901后,对细胞形态,迁移以及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从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培养H pylori,将得到的H pylori菌体超声裂解,用超声提取物刺激SGC-7901细胞,直接观察SGC-7901细胞形态的变化:细胞迁移活动用Boyden迁移槽和划线法分析;用phalloidin对细胞内F-actin进行荧光染色,研究其对细胞骨架的作用.各组间细胞迁移数量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SNK检验:对照组和刺激组细胞发生蜂鸟表型的百分率进行t检验.结果:H pylori菌体超声提取物刺激人胃癌细胞SGC-7901后,细胞的活动性增强,高浓度和低浓度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数明显提高(F=12697.314,P<0.01),两两之间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刺激后蜂鸟表型细胞数较对照组大大提高(t=29.626,P<0.01).对照组细胞仅有少量应激纤维形成,H pylori刺激10 min后,应激纤维增加.结论:H pylori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形态改变,促进其迁移,并且增加细胞内细胞骨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多发生于小肠.本研究对临床疑诊小肠CD者行胶囊内镜、结肠镜、胃镜、消化道造影检查,旨在评价胶囊内镜在小肠CD诊断中的价值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茵根除率88.3%,不良反应率1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68.2%,不良反应率13%。结论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方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