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了解人群感染肠道线虫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方法:1989年与2002年分别按不同方位,选择相同的有代表性的2~4个村,每村查2周岁以上的500人。结果:13年后,总感染率下降95·20%,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下降94·66%、99·56%、96·33%、96·32%,多虫感染下降99·76%。钩虫感染以美洲钩虫为主,占感染数的84·62%。结论:东台市肠道线虫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肠道线虫低感染地区选择性化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流动人口较多而肠道线虫呈低感染地区,探索巩固防治成果和有效控制人群感染的对策。方法对儿童和40岁以上从事蔬菜种植的村民及流动人口,通过每年1次选择性化疗,连续2年的措施,并随机抽取不同方位的4个镇(村)作为防治效果观察组和1个镇(村)作为对照组,防治前后进行整群抽样粪检,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1粪2检查虫卵。结果防治组肠道线虫感染率发生显著性变化;总感染率的下降率为55.97%;女性肠道线虫下降率为64.92%;40岁以上村民下降率为84.08%;钩虫下降率为64.86%;2~15岁组增长率为31.18%;其中蛔虫增长率达293.55%。对照组肠道线虫年增长率为28.21%。结论选择性化疗保护了目标人群,流动人口增多是导致本地儿童感染率回升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儿童和流动人口的防治仍是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分析江苏省中部地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 ,为今后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和要求 ,在苏中 4县 (市 ) 11个中签点调查。 结果 人群总感染率为 6.87% ,男、女感染率分别为 6.0 2 %和 7.67%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共查见 9种寄生虫 ,其中线虫 6种、吸虫 2种、绦虫 1种。感染 1、2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 93 .2 5 %和 6.75 %。蛲虫、钩虫、鞭虫和蛔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18%、4.16%、1.65 %和 0 .41%。 <15岁及 >5 0岁年龄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 结论 江苏省苏中地区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率较 10年前有大幅度下降 ,主要与大面积防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等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但低年龄组和中、老年龄组 ,蛲虫和钩虫是该地区今后防治的重点人群和重点虫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原有丝虫病流行县 (市、区 ) 71个 ,先后于 1980~1988年通过卫生厅组织的基本消除丝虫病考核 ,全省于 1989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 ,确认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基本消除丝虫病后 ,1980~ 1996年共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176 0例。为探讨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微丝蚴血症者的分布规律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做了此调查分析 ,报道如下。1 方法对历年病原学监测中发现的微丝蚴血症者进行个案调查 ,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微丝蚴血症者检出情况  1980~ 1996年全省共血检412 15 90人 ,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176 0例 ,平均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讲述了一起肉鸽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人群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调查全省32个县、市120个点,共查63699人,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3.5%,多虫感染占43.3%。查见原虫9种,蠕虫13种。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溶组织内阿米巴0.9%、结肠内阿米巴2.7%、哈氏内阿米巴2.2%、微小内蜒阿米巴0.5%、布氏嗜碘阿米巴0.2%、贾第虫2.4%、结肠小袋纤毛虫1例、迈氏唇鞭毛虫0.01%、人芽囊原虫2例、蛔虫32.5%、鞭虫27.3%、钩虫21.8%、蛲虫23.1%、东方毛圆线虫0.01%、缩小三齿线虫2例、粪类圆线虫2例、艾氏毛圆线虫2例、华支睾吸虫0.5%、姜片虫0.4%、带绦虫2例、微小膜壳绦虫0.04%。提示我省寄生虫感染是较为严重的。蛔虫、钩虫、鞭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率以女性为高,贾第虫以儿童为主,提示加强全民防治的同时,更要重视重点人群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家禽饲养场如何搞好禽流感的防制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04年春季,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了禽流感疫情,虽然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但仍然给当地的养殖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11个县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线虫幼虫培养法,对11个县21102人进行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感染寄生虫者15141人,总感染率为71.8%,多重感染占51.5%,感染者中绝大部分为轻、中度感染者。共查到18种寄生虫。说明开展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7~8月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108例.报告如下: 一、诊断标准(一)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同时接触疫水者有多人发病;(二)有发热等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三)粪便孵化和/或血吸虫COPT阳性(环沉率≥5%)。 二、临床情况 男性41例、女性67例;年龄13~72岁,平均31.0±11.0岁;既往无血吸虫病史者79例,有血吸虫病史者29例。均为端午节前去长江滩打粽叶而感染。接触疫水多者5次,每次7~8h,少者1次.15~20min。74例发生过尾蚴皮炎,其中有史  相似文献   
10.
在人体肠道线虫的种群动力学(Pepulation dy-namics)研究中,虫负荷(worm burden)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而虫负荷的计数需服用驱虫药物待成虫排出体外进行淘虫而获得。驱虫者服药后,由于不同寄生虫虫种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方式和对药物敏感性的不同,因而成虫排出人体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做肠道线虫的虫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