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14例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从临床感染标本的214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敏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214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61株,28.5%),且多见于老年患者(97株,45.3%);对三代头孢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4.2%、7.9%、8.9%;发现131株(61.2%)多重耐药菌株.结论碳青酶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仍有较强的活性,但不能忽视对这两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金咏絮  林其昌  黄志华  陈公平  林晓 《医学综述》2009,15(17):2625-2627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类型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增加医疗费用,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尽快明确诊断,根据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估计可能的病原菌,制订经验性的初始抗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加强预防HAP发生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BiPAP+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O2明显升高,P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下降;对照组各指标无改善.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不仅提高了肺癌、肺结核、肺不张等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而且在治疗上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呼吸内科1992年以来开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下呼吸道异物,其中老年人2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细胞免疫功能及观察胸腺肽α1的临床疗效. 方法老年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分为胸腺肽α1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稳定期测定外周血T细胞哑群及NK细胞.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分别为(59.36±4.22、24.23±6.48、0.81±0.68、11.55±3.25)比稳定期患者(70.60±4.71、38.72±5.86、1.54±0.45、21.32±3.62)降低(F=21.68、43.97、18.45、25.68,均P<0.01);CD3、CD4、CD4/CD8及NK细胞治疗1周后治疗组(63.54±5.45、30.65±3.32、1.12±0.57,17.42±4.47)与对照组(60.18±6.32、27.29±4.30、1.04±0.51、15.21±4.26)比升高(t=2.19、4.02、3.43、3.01,均P<0.01);稳定期CD3、CD4、CD4/CD8及NK细胞治疗组(70.60±4.71、38.72±5.86、1.54±0.45,21.32±3.62)较对照组(65.44±5.82、32.45±3.88、1.17±0.63、19.49±5.67)升高(t=2.92、3.09、3.10、3.24,均P<0.01). 结论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胸腺肽α1对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化疗对其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初次确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9例、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及健康老年人22例的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值,同时比较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和2个周期化疗结束、第3个周期开始前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数值.结果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分别为58.9±15.8、32.3±12.7、22.0±9.8、1.3±0.7、21.6±7.7,与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9±7.2、38.5±7.6、23.1±9.2、1.5±0.7、16.8±6.2相比,CD3、CD4细胞降低,NK细胞增加(t=2.109、2.159、2.273,均P<0.05),CD8、CD4/CD8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6、0.736,均P>0.05);与健康老年人67.3±9.0、39.0±7.8、23.9±9.3、2.0±1.6、22.5±5.8比较,CD3、CD4、CD4/CD8明显降低(t=2.234、2.200、2.016,均P<0.05),CD8、NK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0、0.474,均P>0.05);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分别为51.6±10.3、31.7±11.7、21.6±6.5、1.3±0.7、26.0±12.7,CD3明显减低(t=2.067,P<0.05),CD4、CD8、CD4/CD8及NK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6、0.180、0.289、1.570,均P>0.05).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健康老年人免疫功能减低,化疗可进一步降低其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7-2008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2007—2008年临床分离金葡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和判断标准(CLSI2006年)对我院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分离的金葡菌行耐药性监测。结果我院2007—2008年住院患者金葡菌临床分离株共281株,127株为MRSA,占45.2%;2年的MRSA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MRSA感染者增多;MRSA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磷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的敏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敏感率仍保持为100%;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株(VISA)和耐药株(VRSA)。2008年分离的金葡菌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显著升高。结论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隔离MRSA感染者,防止医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8.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按统一的方法和判断标准(CLSI2005年版)进行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和超广谱13内酰胺酶(ESBLs)检测的确认试验。结果283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ESBLs阳性的为42.05%,ESBLs阴性的为57.9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中的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的敏感率较高,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厄他培南耐药菌株。结论为应对日趋严重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应加强对抗菌素应用的规范化管理,在医院内进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对了解其耐药性变迁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 HS )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睡眠呼吸疾病诊治中心确诊的成人OSA HS患者41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4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中文版评估认知状况;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白细胞NADPH氧化酶(NOX)活性及血浆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根据 MMSE评分标准,2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74),根据MoCA评分标准,OSAHS组认知障碍发生率(63.4%)较对照组(22.7%)明显升高(P=0.000);OSAHS患者认知损害主要表现为延迟回忆、注意力、语言能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抽象能力的损害。(2)OSAHS组较对照组NOX活性增强,血浆8‐OHdG浓度升高(P均<0.01)。(3) OSAHS合并认知障碍组较无认知障碍组 NOX活性增强(P<0.01),血浆8‐OHdG浓度升高(P<0.05)。(4)随OSAHS病情加重,MMSE、MoCA评分逐渐降低,NOX活性逐渐增强,8‐OHdG浓度逐渐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OSAHS患者 MMSE评分与 NOX活性无明显相关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6),而与8‐OHdG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01),OSAHS患者MoCA评分与NOX活性、8‐OHdG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NOX =0.045,P8‐OHdG =0.001)。结论 OSAHS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增高,氧化应激可能是OSAHS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以一秒率(FEV1/FVC)固定临界值70%,占预计值92%和正常值低限(LLN)为诊断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体检者开展以医院为现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将符合标准的617例患者分别按照以下诊断标准计算COPD的患病率:(1)FEV1/FVC<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计算出的一秒率LLN(LLN中山);(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GOLD)标准(FEV1/FVC <70%);(3)FEV1/FVC<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计算出的预计值×92%;(4)FEV1/FVC<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计算出的LLN预计值(LLN哈)。比较以上几种诊断方法COPD的患病率和诊断一致性。结果以LLN中山为标准COPD的总患病率为16.7%,<40岁人群患病率3.9%,40~59岁人群患病率11.1%,60~69岁人群患病率17.4%,>70岁人群患病率28.1%。GOLD 标准40~59岁人群患病率4.8%,低于LLN中山,>70岁人群患病率36.3%,高于LLN中山(P<0.05),余年龄组与总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的诊断一致率为87.6%~96.1%。方法(3)、方法(4)与方法(1)比较,各年龄组人群患病率与总患病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一致率95.4%~100%。结论以GOLD标准作为COPD诊断标准可能造成低年龄组漏诊和高年龄组过度诊断。以 FEV1/FVC预计值×92%与以 LLN中山为标准诊断COPD一致性好,可考虑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