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亚群水平在健康体检者及胃部疾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中PG亚群测定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体检者和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中PGⅠ、PGⅡ及PGⅠ/PGⅡ值的变化,将正常对照组与疾病组及各疾病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比值降低(q=5.97、q=6.18,P均<0.05;q=6.24、q=6.34,P均<0.01),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Ⅰ升高(q=5.01,P<0.05)、PGⅠ/PGⅡ比值降低(q=4.72,P<0.05);②与胃溃疡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PGⅠ明显降低(q=7.20、q=7.03,P均<0.001),PGⅠ/PGⅡ比值也降低(q=7.20,P=0.001);③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相比,PGⅠ和PGⅠ/PGⅡ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q=1.05、q=1.36,P均>0.05)。血清PGⅠ≤80μg/L且PGⅠ/PGⅡ≤6时,检测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为53.3%,特异度为94.3%。结论血清PGⅠ和PGⅠ/PGⅡ的降低,是胃癌及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筛查和辅助诊断的一项血清学指标,血清PGⅠ≤80μg/L且PGⅠ/PGⅡ≤6对检测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GST-π在47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GST-π总的阳性率为61.70%(29/47),在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06%、83.33%、50.00%。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较高,且与耐药有关,应重视对乳腺癌中GST-π表达的检测,以便优化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血清胰蛋白酶原-2与CA199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石景山医院诊为胰腺癌未经治疗的患者25例;对照组随机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5例。入组者均留取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血清胰蛋白酶原-2、CA199的含量。结果胰腺癌组患者血清胰蛋白酶原-2中位数为13.2μg/L,四分位间距为2.25~49.15μg/L,CA199中位数为211.6μg/L,四分位间距为42~326.7μg/L,对照组血清胰蛋白酶原-2中位数为0.8μg/L,四分位间距为0.6~1.2μg/L,CA199中位数为12.8μg/L,四分位间距为6.7~26.4μg/L。以1.85 ng/ml为临界值,此时血清胰蛋白酶原-2鉴别胰腺癌与正常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和91.4%,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88。以37.2 U/mL为临界值,CA199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正常人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2.9%,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06,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胰蛋白酶原-2与CA199诊断胰腺癌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筛选试验,为临床联合肿瘤标志物筛查胰腺癌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有效患者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HBsAg及HBeAg的变化.方法 将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继续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别在12周和24周定量检测两组患者HBsAg及HbeAg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HBsAg和HBeAg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试验组患者HBsAg和HBeAg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患者加用干扰素继续抗病毒治疗,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有可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HC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HBV相关HCC患者RFA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RFA术后3 d、1个月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87.1%(122/140)、25.7%(36/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功能 Child-Pugh C 级患者 RFA 术后1个月肝功能异常率为81.8%,明显高于 A、B 级患者(19.5%、23.1%,P均<0.05);消融范围≥3针者术后3 d肝功能异常率为96.2%(51/53),明显高于消融范围≤2针者(81.6%,P <0.05)。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 DNA、甲胎蛋白(AFP)阴性与阳性组,是否合并门脉癌栓的不同分组,RFA术后3 d、1个月的肝功能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虽是微创技术,但在短期仍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RFA术前应积极评估患者肝功能、术后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加强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2012年1-10月对7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其中男58例,女12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5岁;病毒性肝炎肝硬化55例,酒精性肝硬化1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内镜下逆行胰腺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有针对性地对26例行ERCP的患者围术期采取护理措施,进行细致的护理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整体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了ERCP的成功,降低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腺管造影术,细致精心的观察与有效的护理相结合是治疗成功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CT-RFA)序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肝病治疗中心收治的48例小肝癌患者实施TACE,1个月后行CT-RFA治疗。结果48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共发现68枚病灶,序贯治疗后均完全消融。术后12个月肿瘤体积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P<0.05),肿瘤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5.6%。并发症有气胸5例、肝内出血2例,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结论 TACE联合CT-RFA是治疗小肝癌的有效方法,近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血清CA19-9水平在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血清CA19-9水平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经ERCP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对血清CA19-9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CA199水平正常,占43%;34例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升高,占57%,其中4例CA19-9水平>1 000 U/mL,年龄均>65岁,合并有严重的化脓性胆管炎或重症胰腺炎.15例CA19-9升高的患者在ERCP术后复查了血清CA19-9水平,结石取出后血清CA19-9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胆管炎症程度的指标,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粪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共92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23例、克罗恩病(CD)4例、IBS 55例、健康人20例.采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粪便中钙卫蛋白浓度.结果:健康人粪钙卫蛋白浓度为77.15±160.9μg/g,IBS患者为46.08±131.97 μg/g,IBD患者为851.34±522.19 μg/g.IBS患者和健康人粪钙卫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 IBD与IBS和健康人粪钙卫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以60 μg/g为临界值时鉴别IBD与IBS的敏感性86.7%,特异性为96.3%.结论:粪便钙卫蛋白含量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筛选试验,为临床鉴别IBD和IBS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