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猪种S_2苗是中国兽药监察所研制成功的1株可供猪、牛、绵羊、山羊等动物预防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用的弱毒菌苗,它具有毒力稳定、免疫原性良好、可口服免疫,对人畜安全等特性。它还解决了使用Rev.Ⅰ苗时出现的血清抗体长期不消退的问题(有些抗体可以存留2年),干扰野毒感染诊断和Rev.Ⅰ苗严格限于3~6月龄动物接种,排除了成年动物、怀孕动物用苗可造成流产等2大问题。所以该苗备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联合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和各国学者的关注。并将S_2苗与19号苗和Rev.Ⅰ苗一起排入国际菌苗的行列。本试验再次证实S_2苗在猪体血清中的抗体消失快,抗体消长与野毒广西株C_(73)在猪体血清中的抗体消长有着显著差别,不存在干扰野毒感染诊断的问题,现将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西2003-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2003-2008年的狂犬病疫情、监测和防控采用追溯、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的家犬养殖量逐年增加,免疫收费和免疫操作困难是犬免疫密度不高的主要因素;外观健康犬存在带毒;广西人的狂犬病主要由动物引起,6年间死亡2983例,伤人犬均未免疫或者免疫状况不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对猪布鲁氏菌病疫区阳性母猪后代感染猪布鲁氏菌病的血清抗体检测和细菌分离结果:6个月龄内15窝63头阳性母猪的后代,有13头出现SAT阳性,占21%。未吃初乳的仔猪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均阴性。喂乳后7~15天龄的7头仔猪SAT均阳性,滴度达1:100~1:200,有5头CFT阳性,另外2头布鲁氏菌分离阴性。喂乳后由母猪带养的30~50天龄的20头仔猪8头出现低滴度的血清凝集反应。断奶后与母猪同栏饲养的2~3个月的仔猪23头,SAT、CFT、RBPT三种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6个月龄的2头同一窝阳性后代猪,断奶后与母猪同栏饲养,SAT和CFT均阳性,且分离出布鲁氏菌2株,经初步鉴定为猪种布鲁氏菌第Ⅲ生物型;而断奶后与母猪隔离饲养的7头,仅有2头SAT低滴度反应,CFT、RBPT均阴性。  相似文献   
4.
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原血吸虫病疫区的地理、气候等各种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原疫区的气温、降水和生态环境适合钉螺生存。但其独特的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又限制了钉螺的大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