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30条犬的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移植一段真丝人造血管后24小时~13个月,分期处死,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人造血管的管腔面内衬内皮和平滑肌两种细胞。本文对上述两种细胞的来源、形态特点以及人造血管的新内、外膜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动静脉畸形或称动静脉瘘,在动静脉之间往往有复杂的沟通,外科手术比较困难,血管栓塞疗法是一种重要治疗措施,其效果可与外科媲美(1,3),国内已有采用明胶海绵作栓塞疗法的报道(3),近年来,我院采用多种栓塞剂复合进行栓塞,成功地治疗两例巨大先天性动静脉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而下腔静脉隔膜阻塞症(Membranous obstruction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MOVC)在欧美国家更为罕见。据国外学者统计,截至1984年全世界报道MOVC还不满100例。我院血管外科自1984年7月~1986年3月曾对9例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作了下腔静脉血管造影,发现其中4例为下腔静脉长段狭窄或阻塞,5例  相似文献   
4.
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是指寒冷或情绪激动时肢端动脉阵发性痉挛,从而使肢端皮肤出现苍白、青紫和潮红的颜色改变。一般以上肢较重,也可见于下肢。雷诺综合征的命名一直比较混乱,文献中多见的名称除雷诺综合征外,还有雷诺病(Raynaud’s disease)和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等。  相似文献   
5.
吻合口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吻合口假性动脉瘤1l例(14个)。产生时间为人造血管移植术后20天至15年10个月,平均为38.6个月。其中7例先后施行了9次手术(假性动脉瘤切除及真丝人造血管再移植术7次,动脉瘤裂口修补木与丝绸片增补术各1次),2例死于术后凝血不良和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动脉硬化引起的并发症,3例已分别存活了70、46及11个月.未手术的4例均于发现后2月内死于瘤体破裂。作者认为本病一经诊断,宜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6.
5条犬的腹主动脉移植真丝人造血管8~13个月后,在人造血管的管腔面形成光滑的新内膜,新外增厚粘连。光镜下,可见人造血管的新内膜面衬有内皮或平滑肌细胞,内衬细胞的下方为成片生长的平膜滑肌细胞,新内膜中胶原纤维明显增生,真丝和新内、外膜密切结合,并可见纤维条束穿越真丝间隙,加固人造血管。扫描电镜下,在移植血管的管腔面,可见两种形态的内衬细胞:一种呈长梭形,镶嵌排列,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主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34例,其中25例经动脉造影检查,发现8例为腹主动脉下段闭塞或严重狭窄,3例为双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13例为单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34例中9例非手术治疗,25例行手术治疗:5例作主-髂动脉旁路移植术,10例作腋-股旁路移植术,5例作股-股旁路移植术,移植材料包括真丝人造血管、丝涤人造血管和e-PTFE人造血管;游离大网膜下肢移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加大隐静脉补片移植术各1例;2例直接行膝上截肢术。作者认为,根据动脉造影所显示的不同图像选择最佳手术方式至关重要。手术成败的关键是有无良好的输出道动脉。  相似文献   
8.
胃术后胃癌病例在我国见诸报道的尚很少,而发病率可能并不低。本刊先后收到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第二医院外科许根其等报告三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潘铨等报告一例和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外科郑佳瑾报告四例,因限于篇幅,现仅选载其一,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警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丹佛创伤中心对5年内39例腹部严重创伤病人在手术室施行经胸降主动脉阻断术以复苏(T/AO)的经验。其中男性33例,年龄为17岁~77岁(平均35岁)。29例为腹部穿透伤,10例为腹部闭合伤。86%患者是在伤后35分钟内到达医院就治的。抢救工作从现场即开始,包括急救车的转运直至急诊室,由专门训练的治疗组人员进行复苏,对腹部闭合伤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2例腹主动脉手术后乙状结肠缺血症,1例为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1例为腹主动脉狭窄行旁路移植术后。本文分析了其发病原因,提出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腹主动脉手术后乙状结肠缺血的可靠依据,本文还就预防术后乙状结肠缺血的措施,进行了讨论,指出正确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是预防术后乙状结肠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