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LabVIEW构架的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开发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多道生理记录仪已成为心脏介入术及医学基础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本研究首创用美国国家仪器 (NI)公司的 L ab VIEW开发系统为软件基本构架 ,自制低噪声多道前置放大器 ,配合 DAQ数据采集模块和通用计算机为开发硬件平台 ,研制了临床实用型多道心电生理记录仪。产品具有心电生理实时显示 ,数字高通、低通、5 0 Hz陷波和增益调节 ,即时存贮、任意回放和打印 ,基本程控刺激等功能。仪器小型化、经济实用、使用灵活 ,有利于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在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58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途径组(R组,n=294)和股动脉途径组(F组,n=288),分别记录、比较两组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首选导管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间造影成功率、首选导管成功率、手术时间及透视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组穿刺成功率低于F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可替代股动脉途径成为冠状动脉造影的常规血管入路.  相似文献   
3.
张彪  郑亚西 《重庆医学》2015,(25):3550-3552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 时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特点及其与心肌缺血负荷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74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对照组)65例,均采用24 h 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各时段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24 h 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24 h 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与相应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分别为 r=0.409,P =0.000;r=-0.306,P =0.008;r=0.615,P =0.000);白昼 TIB 与相应的收缩压、脉压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17,P =0.000;r=0.402,P =0.001);夜间 TIB 与相应的收缩压、脉压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11,P =0.000;r=0.596,P =0.00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有脉压差大,夜间收缩压的水平较高,舒张压及24 h、白昼平均动脉压水平较低的特点,并且与 TIB 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晨峰现象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13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74例,单纯高血压病组(对照组)65例,均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均以非勺型为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非勺型占百分比(86.48%)高于单纯高血压组(76.46%),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收缩压晨峰值高于单纯高血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有以下特点:①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明显,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异性大。②血压晨峰现象在夜间收缩压水平高及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明显的患者中可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是指现有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约占室速的1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运重建术对心肌复极指标--QT离散度及T波振幅的影响.方法: 38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75%并行PCI术,于术前,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同步记录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并计算各项心室肌复极心电学指标:QTd、QTcd、总T波振幅(ΣT)、总正向T波振幅(ΣT )、总负向T波振幅(ΣT-).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QTd、QTcd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各时间点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ΣT、ΣT 在1个月明显增大,与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有显著差异(P<0.001),ΣT 术后1 d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ΣT-术后1个月负值减小,与术前至术后1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结论: PCI后QT离散度与T波振幅、极向呈非同步性改善,可作为PCI后不同时期的心室肌复极改善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心脏介入性诊疗技术及心电生理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冠状静脉窦 (简称冠状窦 ,CS)的插管变得越益重要。我院自 1989年以来 ,在为病人作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检查或经导管射频消融过程中 ,先后为 188例次患者作了冠状窦插管 ,对其影像学特点及方法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现予报告。1 临床资料和方法因快速心律失常行心电生理检查或经导管射频消融而作CS插管者共 188例 (男 80例 ,女 10 8例 ) ,年龄 13~ 6 0岁 (平均 4 2± 8 2岁 )。冠状窦插管均在X线指引下进行。首先 ,对病人进行局部消毒铺敷 ,以 1%利多卡…  相似文献   
8.
杨辉  郑亚西 《贵州医药》2009,33(5):443-444
心包积液部分病例积液进展迅速,较快地出现急性心包填塞,病情凶险,危及病人生命。对这类病人,尽快在短时间内解除心包填塞即行心包穿刺抽液为首要。我们对4例急症心包填塞重症病人采用改良的简易方法即普通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细短针一次穿刺,成功解除心包填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左侧旁道伴主动脉缩窄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治疗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性,26岁。反复阵发性心动过速5年,入院查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RP间期,未见预激波;既往发作时心电图;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87次/min。入院后第2天行射频消融手术。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鞘放置四极标测电极于冠状静脉窦(CS),经左股静脉穿刺鞘分别放置四极标测电极于希氏束(HIS)及右心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在牵张刺激导致的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乳鼠心室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牵张组、替米沙坦组、牵张+替米沙坦组。定量分析细胞蛋白/DNA比值及细胞培养上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鉴定牵张有效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基因KCNH2、KCNQ1、KCNE1和KCNE2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CNH2和KCNQ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牵张刺激导致心室肌细胞蛋白/DNA比值增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NT-proBNP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牵张组KCNH2、KCNQ1、KCNE1和KCNE2 mRNA水平上调;替米沙坦可明显抑制牵张刺激引起的KCNH2、KCNQ1和KCNE1变化,而对KCNE2基因无显著抑制效应。与对照组相比,牵张组KCNH2和KCNQ1蛋白表达下调;与牵张组相比,牵张+替米沙坦组KCNH2和KCNQ1蛋白水平明显上调。结论: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可以抑制牵张刺激引起的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