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种静脉用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全国十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共210例MHD患者入组,随机分成蔗糖铁组(n=105)和右旋糖酐铁组(n=105)。两组均静脉滴注铁剂100mg/次,每周两次,总量1000mg。观察期共8周,治疗期间每隔两周取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构成、体重、透析龄、治疗前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无明显差异;(2)治疗第四周后两组患者的Hb、Hct、SF及TSAT均明显升高,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蔗糖铁与右旋糖酐铁静脉使用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相同,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对老年性瓣膜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寻求抢救和治疗该类疾病更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 1 1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性瓣膜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CVVH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及神经内分泌指标。结果 CVVH可快速缓解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纠正代谢紊乱 ,患者的死亡率由 97.6 1 %下降到 6 3.6 4 %(P <0 .0 5 ) ,CVVH对神经内分泌指标的影响较小。结论 CVVH对老年性瓣膜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在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 ,阻断疾病的恶性循环 ,为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并探讨其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2例肾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结果 血清Cys-C水平与血肌酐(SCr)星高度相关性(r=0.85),血清Cys-C、SCr浓度均与GFR呈反比,即[Cys-C]~(-1)与GFR相关性r=0.71,[Scr]~(-1)与GFR相关性r=0.68,单项测定血清Cys-C、SCr诊断异常GFR的灵敏度分别为83%、75%。结论 血清Cys-C浓度与GFR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在评价肾功能时作用优于SC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转运类型和B型脑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及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腹膜透析患者64例,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分为高转运组39例与低转运组25例,比较2组患者透析时间、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例,检测2组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与BNP值,彩超测定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转运组合并糖尿病比例、室间隔厚度、BNP均值(64.1%,(11.16±1.10)mm,578ng/L)高于低转运组(36.0%,(10.22±1.23)mm,312ng/L)(P〈0.05),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32.51±4.95)g/L,(59.85±5.10)%)低于低转运组((35.95±4.84)g/L,(62.48±5.05)%)(P〈0.05)。结论与低转运类型腹膜透析患者相比,高转运类型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较高,心脏功能与营养状况较差;糖尿病患者腹膜转运类型多为高转运或高平均转运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早期肾损伤时随尿白蛋白/肌酐比增高,血清及尿液中CysC水平及尿酸排泄分数变化情况,探讨血、尿CysC及尿酸排泄分数在诊断早期肾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按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CR≤30mg/g;B组为微量白蛋白尿组,30mg/g〈ACR〈300mg/g;C组为大量白蛋白尿组,ACR≥300mg/g。检测所有患者血清及尿液CysC、尿酸、肌酐,按适合中国人的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率过滤(eGFR),计算尿酸排泄分数(FEua)。结果随尿白蛋白/肌酐比增高,血清和尿液中CysC水平升高,大量蛋白尿组患者尿胱抑素C较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随尿白蛋白/肌酐比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尿尿酸水平降低,但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尿酸排泄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胱抑素C是一种反应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小管损伤的良好指标,能比尿素氯、血肌酐、血胱抑素C更早期的反应肾脏损伤。早期肾脏损伤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不受尿白蛋白排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生物电阻抗预测方程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干体质量的准确性。方法使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定60例MHD患者50千赫下电阻抗值,结合斜率法、新三室模型预测MHD患者干体质量。经下腔静脉直径(inferior vena cavadiameter,IVCD)等综合评价,认为患者的干体质量即入选患者本次透析后体质量,可用于干体质量准确性评价。另选择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个体87例,用于构建方程系数及与MHD患者人体参数比较。结果斜率法预测结果与干体质量比较:Pearson r=0.991,Bland-Altman显示各点均距零点较远,两者一致性欠佳;新三室模型预测结果与干体质量比较:Pearson r=0.993,Bland-Altman显示各点波动于差值零点附近,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不同的生物电阻抗测量仪对所测数据存在影响,在本研究中,新三室模型所得结果能更准确的预测MHD患者干体质量。  相似文献   
7.
无基础肾脏病的急性肾衰竭并发肺栓塞极其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78岁,因腹泻、厌食5 d,腹胀4 d,晕厥3h,于2008年4月入我院.5 d前患者在外旅游时出现便秘,自服某通便胶囊4粒后出现黄色水样便腹泻,共10余次,饮食明显减少,1 d后腹泻缓解.4 d前开始出现腹胀、乏力,尿失禁1次,厌食明显,因在外地,未就诊.3 h前,患者结束旅行下列车后,突然晕厥,下颌着地,约1min后清醒,由家人送至我院急诊室.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 ,如何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及最大限度地利用可供建造内瘘的动静脉血管 ,是目前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为留有足够的血管条件备建新瘘 ,我院自 1992年以来 ,选择性地为 32例尿毒症病人在手背部或鼻烟壶部建立动静脉内瘘 ,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2例病人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2 1~ 6 9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2 5例 ,慢性肾盂肾炎 2例 ,多囊肾 2例 ,肾动脉硬化 2例 ,糖尿病肾病 1例。行手背部动静脉内瘘手术2 0例 ,鼻烟壶部动静脉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老年心瓣膜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作用,从而寻找一种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较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研究26例老年心瓣膜病饼顽固性心衰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的临床表现及血生化,神经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结果血液透析可使老年心瓣膜病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由100%下降至58.93%(P〈0.01),结合手术可明显提高存活率及存活质量。短期血液透析可在短期内改善及纠正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血浆恶化的K^+,Na^+,Cl^-,BUN,Cr,白蛋白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的水平。结论血液透析可在短期内改善老年心瓣膜病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状况及心功能,明显降低老年瓣膜病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退出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透析原因及影响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25例患者退出治疗,退出率53.19%,其中以死亡、肾移植和因经济原因退出为主,分别占38.40%、21.60%、20.80%。死亡原因以脑血管病为主(31.25%),其原发病高血压肾病占80.0%;其次为心血管病占25.00%,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为主占75.0%。组间比较死亡组平均年龄较大,因全身衰竭和恶性肿瘤死亡者更明显(P〈0.01)。因心血管病、严重感染和全身衰竭死亡者平均透析龄较短(P〈0.05和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死亡和经济条件制约,脑血管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的发生与原发疾病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龄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发生全身衰竭和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选择透析方式和处方能有效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