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宗文  涂继伟  解晓珍 《重庆医学》2006,35(18):1660-1661
目的通过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前后对尿液细菌培养的栓出率,探讨其对细菌培养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选择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76例,其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在使用抗生素前后1、3、5d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其中在抗生素使用1d时的尿液另进行基础肉汤增菌。结果17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尚未使用抗生素时尿液细菌培养阳性65例.阳性率为36.9%,当使用抗生素后1、3、5d时尿液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17、9、6例.其阳性率分别为9.7%、5.1%、3.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抗生素使用1d时的尿液经基础肉汤增菌后细菌培养阳性39例.阳性率为22.1%。与尿液直接接种血平皿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感染患者是否服用抗生素密切相关.服用抗生素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但尿液经基础肉汤增菌后可明显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淋巴丝虫病:重新认识这个古老的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丝虫病是经蚊媒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给世界上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痛苦。该病有数千年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但直至现在对淋巴丝虫病的认识仍然比较贫乏。最近20年对丝虫病的研究,使人们感到需重新认识全球丝虫病的感染数量、发病机制、诊断和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含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片段的pET22b(+)表达载体,利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阳性克隆菌株的诱导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提取斯氏狸殖吸虫成虫总RNA,经RTPCR扩增及T/A克隆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查询与比对。根据已获得的序列和pET22b(+)载体的内切酶位点信息设计引物并再次进行T/A克隆,阳性克隆质粒经Nco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将目的片段与pET22b(+)载体连接并转化至BL21(DE3)菌株,收集经IPTG诱导表达后的菌液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SDSPAGE显示,经诱导表达的阳性克隆菌株、未经诱导菌株与空载体菌株之间的蛋白带型未见明显差异,但经诱导表达的阳性克隆菌株的22ku蛋白条带比另两菌株明显,免疫印迹证实,该蛋白条带可与斯氏狸殖吸虫成虫ES抗原免疫豚鼠血清发生强阳性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pET22b(+)载体,经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斯氏狸殖吸虫成虫ES抗原免疫豚鼠血清发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已知抗蠕虫消化和吸收宿主蛋白质关键酶的抗体 ,可通过影响肠道内蠕虫寄生的环境而成功介导抗蠕虫的免疫反应。作者将编码犬钩口线虫Ac TMP、Ac AP或Ac APR 1的重组载体转入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 ,将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免疫接种犬。完成免疫接种后 ,用犬钩口线虫 3期感染性幼虫 (L3)经口感染。发现重组融合蛋白接种犬后出现的抗体反应 ,可导致大批的钩虫成虫离开小肠内的正常栖息部位而进入结肠 ,这种迁移可能有利于雌性钩虫成虫的排出。实验选用 2 4只雄性 8± 1周龄的小猎犬 ,并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6只。其中 3组分别经皮下注…  相似文献   
5.
疟原虫在生长发育的不同虫期有不同的特异性 ,相应的基因表达产物 ,并决定其各虫期的发育以及赋予其独特的生物特性。随着疟原虫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基因功能的分析在后基因组时代已经成为主要的任务 ,了解疟原虫不同虫期基因表达差异是迈向目标的第一步。通过对疟原虫差异表达基因的大量发现和鉴定 ,将有助于认识疟原虫不同虫期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为疟疾的控制提供分子理论依据 ,有利于在分子水平上筛选和发展抗疟药并促进疫苗研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功能检查在挤压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方法对16例挤压综合征患者诊治过程中的尿常规检查和血液肾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血清钾离子、肌酐和尿素氮浓度的快速显著升高;尿量减少,尿蛋白实验阳性,水平从+至+++不等;12例患者出现血尿和肌红蛋白尿。经以补液、利尿、血液透析和全身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后尿量恢复正常,血清钾离子、肌酐和尿素氮浓度逐渐下降,10例基本治愈的患者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应定时检查患者的肾功能确保对挤压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原核表达斯氏按蚊TEP1蛋白。方法PCR方法从斯氏按蚊扩增TEP1基因,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80L,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80L/TEP1。转化DH5α菌,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及质谱鉴定。结果成功表达重组质粒,经过质谱鉴定为斯氏按蚊TEP1分子。结论成功表达了按蚊TEP1蛋白为后续的抗体制备及TEP1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疟原虫在生长发育的不同虫期有不同的特异性,相应的基因表达产物,并决定其后虫期的发育以及赋予其独特的生物特性,随着疟原虫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基因功能的分析在后基因组时代已经成为主要的任务,了解疟原虫不同虫期基因表达差异是迈向目标的第一步,通过对疟原虫差异表达基因的大量发现和鉴定,将有助于认识疟原虫不同虫期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为疟疾的控制提供分子理论依据,有利于在分子水平上筛选和发展抗疟药并促进疫苗研制。  相似文献   
9.
疟原虫动合子入侵按蚊中肠激活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观察疟原虫 -蚊媒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经遗传选育的两个冈比亚按蚊抗性株 ,一个株系可通过黑化包被反应杀死入侵按蚊中肠上皮细胞的疟原虫动合子 ,另一个株系可将入侵中肠的动合子溶解。在疟原虫易感蚊株中也可见到通过尚未明白的机制使移行发育的疟原虫明显减少 [1,2 ]。摄入中肠的配子体细胞中仅有少部分可发育为成熟的动合子 ,只有少部分动合子能穿过中肠上皮细胞后继续发育为卵囊。当卵囊发育成熟破裂时 ,最终仅有少部分子孢子释放出来进入唾液腺 [3,4 ]。出现以上这种情况的原因 ,很可能是通过激活蚊的先天性免…  相似文献   
10.
异种表达是鉴定蛋白功能、研究其结构和抗原产生的重要工具。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ircum sporozoiteprotein ,CSP)是子孢子表达的一个糖基磷酯酰肌醇 (glycosy1 phosphatidyl inositol,GPI)锚定的表面蛋白 ,在蚊和脊椎动物宿主体内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是疟疾疫苗的一个重要候选分子。由于疟原虫基因组中含有极其丰富的AT含量 ,对有效表达是个障碍 ,Peterson利用基因组中同样富含AT的营自生生活四膜虫作为编码恶性疟原虫CSP的表达细胞。选用恶性疟原虫克隆 3D7株TICSP5 5′ ATG GCAAGCTTGAAATTAGCTATTTTATCT 3′和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