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州市较早实行对外开放 ,旅外华侨多 ,人口流动大 ,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 (AIDS)病例。 1998年以前 ,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多数从回国劳务人员、外籍华人中检出。 1998年首次在涉外婚检人群中检出 ,且数量逐年增加。现对 1998~ 2 0 0 1年福州市在涉外婚检中发现的 31例HIV感染者进行分析 ,以便制定防制对策 ,保护公众健康。1 HIV抗体阳性者的概况  1998~ 2 0 0 1年妇幼保健机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福州市涉外婚姻公民进行体检 ,发现了 31例HIV抗体阳性者 ,经省卫生防疫站用蛋白印迹法 (WB)复检确认。对确认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福州市1992~1999年甲型肝炎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甲肝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2~1999年福州市的辖五区八县(市)的急性传染病年报表中甲型肝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甲型肝炎的发病率1992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高峰为春季,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年龄以0~9岁、20~39岁组发病率最高。职业分布工人居首位,其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学生,四种职业发病占病例总数的70.79%。结论 由于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全民自我保护意识,科学应用疫苗保护,严格疫点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等措施,使我市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州市民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方法]对被动物咬、抓伤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后20d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狂犬病抗体。[结果]经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1531例动物咬、抓伤者中,抗体阳性1439例,平均阳性率为93.99%。抗体阳性率与年龄有差异(χ2=18.898,P﹤0.01)。[结论]被动物咬、抓伤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健康体检者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福州市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HBsAg携带率为15.63%,其中男为14.68%,女为16.54%,差异无显著性;抗-HBs阳性率43.36%;抗-HBe、抗-HBc阳性者检出率为1.37%。结论福州市市民乙肝病毒携带率较高,应对沿海城市市民应加强乙肝病毒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6.
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对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病例个案及疫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月8日至10月22日合计发病94例,轻型76例,无死亡。病例集中在台江区的新港街道、瀛洲街道与闽侯县祥谦镇和连江县风城镇,为局部暴发;30~59岁57例,男性42例,女性52例;病人血清登革热IgG抗体均为阳性,从6份病人血清中分离出6株Ⅰ型登革热病毒。[结论]本次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的。  相似文献   
7.
毛敏  陈意群  胡爱龙  邱娥 《全科护理》2016,(20):2053-2056
[目的]探讨围术期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鼻咽癌放疗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并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总分为146.62分±8.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56分±8.29分(P0.01);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总分为68.56分±3.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49分±4.77分(P0.01);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围术期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能进一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1990-1999年福州市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及提出控制的对策。方法:用SPSS软件包对10a麻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1999年全市麻疹发病率为6.60/10万,其中市区为4.2/10万,八县(市)为7.36/10万,城市发病率低于农村。3-7月麻疹发病较多,市区与八县(市)发病高峰期存在差异。患者年龄最小4月龄,最大64岁,男女比例为1.47:1,散居儿童发病居首位。结论:强化免疫与加强免疫监控是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2004年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个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1999年,我市郊区发生登革热爆发流行,经过广大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登革热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连续4 a未发生本土登革热病例,连续2 a无输入性病例.2004年2月23日,福州市传染病院报告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我们立即进行全面调查和处理,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人群也不断增多,动物致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人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确保狂犬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收集2004-2006年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者资料进行如下分析。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本中心门诊2004-2006年狂犬疫苗接种登记资料,病例均符合WHO不良反应诊断标准并在门诊诊疗。2结果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004-2006年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者发生率0.7%(96/14016),2.2疫苗反应类型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