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痰及血清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表达,探讨痰及血清SP-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101例肺结核患者、85名健康人、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分为肺结核组、健康组及COPD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痰及血清中SP-A的表达。结果肺结核组患者血清中SP-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结核组痰SP-A表达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痰SP-A的Cutoff值为0.12(OD值),以此进行肺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为40.60%,特异性88.00%,诊断准确率为62.37%;根据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血清SP-A的Cutoff值为0.66(OD值),血清SP-A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为70.30%,特异性80.00%,诊断准确率为74.73%;联合检测痰及血清SP-A进行肺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2.08%,特异性68.24%、诊断准确率为81.18%;菌阳肺结核组痰SP-A与痰排菌量具有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30。结论联合检测痰及血清SP-A的表达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SP-A有可能成为诊断肺结核的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迟晶宇  胡华  李磊  鞠云飞 《中国医药》2008,3(10):605-607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PBM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报道1例肺良性平滑肌瘤病的病例,从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临床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CT表现为双肺内多发结节,肿瘤的主要成分为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细胞波形纤维蛋白(+),结蛋白(+),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结论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肺内良性肿瘤,确诊靠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肺结核患者痰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水平及其变化,探讨其对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100例肺结核患者、84例健康人痰中SP-D的水平及抗结核菌抗体,采用沉降法检测血沉,采用电阻法测定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采用Mantoux法进行PPD实验。结果    肺结核患者痰中SP-D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肺结核患者的SP-D水平没有明显影响(P>0.05)。 结论     测定痰中SP-D的水平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单纯发生于两肺中、下野结核临床上较少见,而老年人更为少见,误诊率高。本文对1985年5月~1996年10月间老年人中、下野肺结核43例予以分析,并探讨其误诊原因。1临床资料1.1临床表现本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平均66.5岁。咳嗽38例,咯痰35例,发热15例,咯血或痰中带血9例,乏力25例,厌食31例,胸闷、气短19例,双下肢水肿6例,无自觉症状或症状模糊者3例。1.2X线胸片表现胸片表现为两肺中、下野斑片、索条状影27例,中、下野大片阴影13例,中野团块影3例,有空洞形成10例。X线胸片上同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病的好发部位为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单纯发生于除以上部位 (异位 )的肺结核病在临床上少见 ,容易误诊。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16例中男性 5 4例 ,女性 6 2例 ;平均 30 .8岁。咳嗽 88例 ,咳痰 75例 ,发热 80例 ,盗汗 70例 ,咯血 36例 ,胸痛 18例及乏力 4 0例。2 . X线胸片本组有 6 5例表现为中下野大片阴影 ,病灶同时位于一侧肺的中叶 (或舌叶 )和下叶 ;5 1例表现为肺中野 (病灶位于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 )或下野团块影或斑片影。具体病变部位及发病例数为 :内侧段 +后基底段 +内基底段 2 8例 ,下舌段 +外基底段 10例 ,外侧段 +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致病菌及药敏情况,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2002年1月-2008年5月住院肺癌患者的一般菌培养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做回顾分析,并对其防治作初步探讨。结果126例患者中共检出151例,其中铜绿假单胞49株(32.4%),肺炎克雷白菌株,大肠埃希菌13株(8.6%),革兰氏阴性杆菌125株(82.8%),革兰氏阳性菌株(17.2%)。检出的细菌中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细菌19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株。结论肺癌患者常有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应高度警惕,尽早开始经验性治疗,一旦检出致病菌,应根据药敏选择高活性、低毒性药物,同时加强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肺泡表面相关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SP-A)、SP-D属于凝集索家族,与肺的天然免疫有着很大的相关性,能够与多种微生物表面的糖类分子以及细胞内核酸分子相结合,介导免疫功能,促使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凋亡和坏死细胞的清除和局限,同时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分子或者受体结合,调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许多研究学者关于SP-A和SP-D在肺泡灌洗液、血液及其他体液中的水平有着深刻的研究,证明了SP-A和SP-D与肺内多种炎症、感染性疾病有关.除此之外,有研究学者发现相关重组蛋白在SP-A和SP-D缺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小鼠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SP-A和SP-D目前研究的深度以及和多种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腔内注射α-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α-甘露聚糖肽组33例和白介素-Ⅱ组31例,两组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尽量排净时分别向胸腔内注入α-甘露聚糖肽20mg和白介素-Ⅱ 60万U,观察两组用药后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无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总有效率.结果:α-甘露聚糖肽组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优于白介素-Ⅱ组(81.82% vs 58.06%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α-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创伤小,简单有效,可减轻患者胸腔积液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强对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通过对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诊治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该病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性结节影,可累及胸膜并出现胸腔积液;病理学检查主要特征是单细胞原始管腔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内皮细胞源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患者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双侧胸腔积液罕见,极易误诊,当肺部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警惕其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结核性大叶性肺炎 (或称肺炎型结核 )的认识。方法 对 6 3例结核性大叶性肺炎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6 3例患者均为急性发病 ,6 0例表现为持续高热 ,血白细胞低于 1 0× 1 0 9/ L。胸部 X线片均示肺叶分布的渗出性病变 ,且在短期内可有明显病变 ,全部患者对抗生素的治疗无效 ,可于短期显著增大 ,抗结核治疗后 ,病灶则可于短期内明显吸收 ,无空洞形成。结论 早期支气管肺活检 (TBL T)和支气管内膜刷检可助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应对此病引起重视 ,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