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塞氏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病变1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塞氏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病变10例报告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116011)路振家,姜一农,柯若仪本文总结我院住院患者中10例白塞氏病(Behcet)合并心血管系统病变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期对白塞氏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病变有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2.
1985年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96例,除常规治疗外,应用了硝苯吡啶。19例并有高血压的患者,用硝苯吡啶后血压有明显下降,对血压正常者则无明显影响。对急性心肌梗塞并有心衰者未发生低血压症。22例心绞痛患者,用药后20例得到完全控制,2例减轻,说明它是有效的抗心绞痛药。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不使心衰恶化。7例死亡病例,死因与硝苯吡啶无关。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心衰)合理应用硝苯吡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4.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多形性室速),亦称为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Dessertenne于1966年首先对做了系统的描述。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心电图表现及在治疗上均与一般室性心动过速不同。临床症状凶险,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欠妥可转为室扑、室颤而猝死。相反如处理得当可转危为安。因此、有讨论的必要。现将我们收治的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30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阵发性室上速(PSVT)和房颤(Af)的有关几个问题,结果发现合并AMI6例,有3例病理性Q波被掩盖,2例AMI后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消失;合并PSVT11例,其病程在10年以上的5例,显示有随病程延长、PSVT发作变频、持续时间增长、治疗困难增加的倾向,其中3例在PSVT发作时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治疗,虽然发作终止,但出现2秒以上的窦停搏,而1例亨先注射阿托品0.6mg后再行刺激迷走神经治疗,未出现上述情况;合并Af8例,其中并发冠心病的5例,心室率均≤150bpm,可能是旁道也有缺血,传导功能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二例及家系发病调查,对家族性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心电图表现及治疗进行了讨论。指出:本病虽多认为是遗传性疾病,但亦有报告认为有的病例为慢性病毒感染或某种非感染性变性所致。病机可能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本病多自幼起病,可伴有或不伴有先天性耳聋,家族中常有猝死的病例。临床特点为反复出现晕厥与抽搐,发作时心电图常表现为多形性室速,部分符合尖端扭转型,间有室扑、室颤。发作时宜选用阿托品、异丙肾等心脏兴奋剂及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奎尼丁一类心肌抑制剂为禁忌,间歇期可口服心得安、阿托品等预防多形性室速发作。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的活性和浓度都相应起变化。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做为高凝状态的一项非特异性指标则随之增高,而抗凝血酶Ⅲ(AT Ⅲ)及α_2-巨球蛋白(α_2-MG)是体内重要抗凝物质,在血栓性疾病和高凝状态时因消耗过多则常降低。现就60例AMI病人三项指标测定及其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预激综合征合并症几个问题的探讨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116011)路振家,苏哲坦本文对30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阵发性室上速(PSVT)和房颤(AF)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文病例为1979年2月至1990年12月于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