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的基础上,国务院又发布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出台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各地相继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使生猪屠宰管理更具体化,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由于屠宰管理体制不顺、场点布局不合理、检疫手段落后,再加上多部门执法、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等因素,造成了屠宰管理不规范现象。根据笔者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谈谈规范基层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应把握下面几个环节。1 屠宰场的规范化管理1.1定点行为应规范生猪屠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对同种胰岛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探讨CD40L单克隆抗体对诱导同种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STZ 60 mg/kg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组:糖尿病大鼠,B组: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抗CD40L抗体,C组: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B组在移植前24 h注入抗CD40L抗体每只20 μg.同种胰岛细胞来自SD大鼠,胶原酶V消化法和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胰岛细胞,收获量为(3.49±0.23)×105 IEQ/kg,将同种胰岛细胞按12 000 IEQ/kg导入受体,移植后每天和每周相同时间点检测血糖和体重变化,3 d、7 d、15 d、22 d后检测白介素-2的表达.结果: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可使1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至正常并维持一段时间,A组为(23.84±2.74) mmol/L,B组(8.15±1.40) mmol/L,维持(18.12±4.12) d,C组(7.42±2.55) mmol/L,维持(8.00±1.30) d,后两组正常血糖维持天数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体重变化比较:非移植的A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体重不断下降,B、C组至移植后体重有所回升,但移植4周后C组的体重再次下降.移植7 d、15 d后,IL-2的表达B组和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组为(0.128 0±0.010 4)和(0.123 5±0.007 3),C组为(0.174 4±0.009 6)和(0.166 7±0.009 8)(P<0.001),移植22 d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D4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显著延长移植的同种胰岛细胞的存活时间,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胰岛移植物的免疫耐受状态.  相似文献   
4.
再灌注期应用甲状腺激素T3对冠状动脉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发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可以导致低T3综合征〔1,2〕,再灌注期应用T3可以显著促进缺血后左室功能恢复,而且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3〕。本实验旨在探讨再灌注期行T3增补对冠状动脉(冠脉)阻力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16只雄性Wistar大鼠(300~350g)制成离体心脏标本,均在改良的LangendorffNeely灌注模型上、37℃下经历20min预灌注,20min停搏,30min再灌注;心脏停搏液使用St.Thomas液,灌注液使用改良的KrebsHenseleit液,持续充分氧合、pH735~745,不重复使用,灌注压力维持在75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室内感染的致病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因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脑室内感染,发生率为11.24%,其中6例摘除分流管;对所有感染患者的血、脑脊液及摘除的分流管进行细菌培养,但阳性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所有患者都给予鞘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脑室内感染的可能致病因素很多,要从多方面预防才能降低感染率。患者若发生脑室内感染,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摘除分流管,鞘内注入抗生素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ras- p2 1蛋白在食道癌及食道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方法 :对 75例食道癌标本和 12例食道良性增生性病变标本的石蜡块进行连续切片 ,作常规 HE染色和免疫组化 ,用 S— P法检测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食道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p2 1在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 .85 %、85 %和 10 0 %,结果表明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p2 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越高 ;ras- p2 1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 ,在良性增生性病变中阳性率为 33.33%,在食道癌组织中阳性率为 85 %,由此表明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反映食道病变的严重程度。结论 :通过检测 ras- p2 1蛋白的表达水平 ,不仅可以了解食道癌组织的分化程度 ,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而且 p2 1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标记物 ,对食道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供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疫苗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LOU/C大鼠脾细胞和LEW大鼠脾细胞免疫BN大鼠 ,获取被免疫BN大鼠的脾细胞制备成针对LOU/C大鼠的T细胞疫苗 (LCTCV)和针对LEW大鼠的T细胞疫苗 (LTCV)。分别用制备的T细胞疫苗免疫正常的BN大鼠 (0 .2ml/次 ,1次 /周 ,连续 3次 ) ,于第 3次免疫后第 5天以被疫苗免疫BN大鼠作为受体 ,以LOU/C大鼠作为供体进行原位肝移植 ,设单纯移植组作为对照。观察移植后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 (MST) ,并对肝移植物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于移植后第 7天以受体BN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以LOU/C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结果 单纯移植组MST为 (8.4 3± 1.99)d , LTCV免疫组为 (11.2 9± 1.98)d ,与单纯移植组比较P <0 .0 5 ,LCTCV免疫组为 (17.4 3± 4 .12 )d ,与LTCV免疫组比较P <0 .0 1;观察移植后第 7天组织病理学改变 :单纯移植组呈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征象 , LTCV免疫组仅出现轻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水肿 , LCTCV免疫组肝移植物结构基本正常 ,未发现明显的病理损害 ;MLR结果表明 :单纯移植组每分钟脉冲数值为(16 0 0 2± 2 330 ) /min、在LTCV免疫组为 (10 0 2 2± 1348) /min ;比单纯移植组明显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 T 细胞疫苗对肝脏移植物内浸润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近交系 DA大鼠和近交系 Lewis 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制备 DA 大鼠针对 Lewis 大鼠的特异性 T 细胞疫苗(TCV)。第一组(n=8):以 Lewis 大鼠作为供者,以 DA 大鼠作为受者。第二组(n=8):用 Flt3-L(fms-liketyrosine kinase 3 ligand)治疗供者 Lewis 大鼠,以 DA 大鼠作为受者。第三组(n=8):用 Flt3-L 治疗Lewis 大鼠,用 TCV 免疫受者 DA 大鼠。应用三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肝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ST);于移植后第5天获取肝移植物制作组织切片,HE 染色,光镜观察排斥反应情况。同时分离肝脏移植物非实质细胞(NPC),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移植物浸润细胞(GICs)的凋亡和 CD4~+T细胞和 CD8~+T 细胞进行检测。结果第一组进行单纯移植,平均存活时间(MST)为(17±2.6)d、第二组用 Flt3-L 治疗供者后 MST 下降为(5.7±1.4)d(P<0.01)、第三组是在第二组的基础上用 TCV免疫受体诱导耐受,使 MST 显著延长(15.7±4.2)d(P<0.01);移植物组织切片 HE 染色光镜观察所见:第二组可见明显的排斥病理损伤征象,在第一组和第三组未发现明显的排斥性病理改变;GICs凋亡率第一组为(11.94±3.12)%、第二组为(7.92±2.25)%,和第一批比较显著降低(P<0.05),应用 TCV 免疫的第三组 GICs 凋亡率比第二组显著上升,为(25.99±2.49)%(P<0.01);应用 T 细胞疫苗的第三组和单纯移植的第一组其 CD_4/CD_8显著低于第二组(P<0.01)。结论异品系大鼠肝移植物在没有任何免疫抑制治疗的情况下可以被完全接受,供体抗原特异性 TCV 通过诱导肝脏GICs 凋亡抑制 Flt3-L 诱导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GICs 凋亡在同种移植耐受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思恩  王根益  赵振林 《腹部外科》2003,16(4):232-232
例 1:男 ,5 4岁。因上腹隐痛 4d ,全腹剧痛 1d ,以“腹痛待诊”收入院。病人2 6年前因胃溃疡急性穿孔行缝合术 ,术后并发膈下脓肿再次行开腹引流术 ,术后偶感上腹部隐痛。近年来 ,反复四肢关节疼痛 ,连续服用“消炎痛片”1月。体检 :T 38.2℃ ,P 12 0次 /min ,R 30次 /min ,BP 110 / 90mmHg。Hb 135g/L ,WBC 19.2× 10 9/L ,N 0 .81。神志清楚 ,急性痛苦病容 ,半卧位。腹部饱满 ,上腹正中见长约 10cm陈旧性手术疤痕。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呈板状腹 ,移动性浊音阳性 ,肝浊音界正常。B型超声提示中等量腹腔积液。腹部透视未见膈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