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金属冶炼、煤矿开采相对较多,人们生活习惯亦有别于其他地区,有必要调查分析该地区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运用"四早"方案救治大面积烧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系统化救治大面积烧伤的理想方法。方法 运用“四早”方案即 :早期有效复苏以及以心、肺、肾、胃肠功能为重点的保护性治疗 ;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早期大范围切痂植皮 ;早期营养支持及尽快恢复胃肠功能。结果  6 5例于伤后 4h内入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均抢救存活 ,其中 2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 ;3例合并创面脓毒症。结论 “四早”方案是系统化救治大面积烧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金属冶炼、煤矿开采相对较多,人们生活习惯亦有别于其他地区,有必要调查分析该地区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14和泛素因子E4A(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RFDD-PCR、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USP2、USP14和UBE4A在4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卵巢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上的表达差异。结果: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USP14和UBE4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无表达或低表达。结论:USP2、USP14和UBE4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卵巢癌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严重烧伤患者因烧伤休克同时伴发重度吸入性损伤 ,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很高 ,约 2 5 %~ 80 %。我科自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11月共收治烧伤总面积 5 0 %~ 10 0 % ,同时 度烧伤面积 45 %~ 90 %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13例 ,均行气管切开术 ,辅以机械通气 (呼吸机 )应用 ,效果满意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1例 ,年龄 2 3~ 49岁 ,致伤原因为汽油烧伤、火焰烧伤、热焖伤等。烧伤严重程度按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拟订诊断标准 [1 ] ,吸入性损伤按纤维支气管镜下观察损伤所达部位来诊断 ,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等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CT、超声)、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12例患者(女性7例,男性5例)均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直径约0.5~3.7 cm,其中9例为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12例患者中9例伴发热且其中1例伴发四肢皮疹。影像学表现:8例行CT扫描直径约1 cm以上肿大淋巴结中央见斑点状、线条状坏死灶,无钙化;4例行超声检查示肿大淋巴为实性结节回声,无坏死、钙化。实验室检查:7例WBC计数减低,5例WBC计数正常,9例血沉加快,2例EB病毒衣壳抗体(EBV-VCA-IgA)阳性、EB病毒早期抗体(EBV-EA-IgA)阳性。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淋巴结结构破坏,皮质及副皮质区见灶性组织细胞及免疫母细胞增生,有核分裂,见片状或灶状碎屑性坏死灶,无中性白细胞;免疫组化多为LCA+,CD3部分+,CD20部分+,CD68+。治疗措施:增强免疫力、使用糖皮质激素、伴病毒感染者加抗病毒药和对症支持治疗。结论对不明原因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并发热的青年患者(尤其女性),当影像学(CT)发现肿大淋巴结中央出现少许点状坏死灶、无钙化,再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做出疑似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诊断,但最终结果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的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不同组织分化类型与临床分期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3例直肠癌患者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资料,测量其ADC值.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分化类型分为6组:高分化(n=11)、高中分化(n=8)、中分化(n=29)、中低分化(n=7)、低分化(n=5)、黏液腺癌(n=13);根据TNM将临床分期分为4期:Ⅰ(n=13)、Ⅱ(n=16)、Ⅲ(n=34)、Ⅳ(n=10),对不同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直肠癌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组织分化类型直肠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93,P=0.000),组间ADC值两两比较:黏液腺癌与其余各组、高与中低、高与低、高中与中低、高中与低、中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与高中、高与中、高中与中、中与中低、中低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腺癌ADC值最高(1480.05±236.05)×10-3mm2/s,其余各组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减低,ADC值有逐渐减低的趋势.不同临床分期直肠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5.695,P =0.127).结论 直肠癌ADC值可以作为判断肿瘤不同组织分化类型的生物影像指标,但对不同临床分期的判断无帮助.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居我国人口出生缺陷首位,若不能及时治疗,相当一部分患儿在婴幼儿期(年龄≤3岁)死亡.一般认为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难度大,但目前更多专家认为婴幼儿期恰当治疗可较完全地改善机体缺氧、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阻断肺血管病变进程.近5年婴幼儿CHD手术成功率达98.5%[1].针对该类患儿,如何做好围术期护理,尤其是重点环节的护理,指导出院患儿维持后续治疗,巩固手术效果,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如何做好濒死患儿护理并避免死亡后纠纷,是护理管理者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识别和加强重点人群的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建秀  赵志伟 《家庭护士》2009,7(5):418-419
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有研究证实,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与癌症病人的存活质量、生存期和治疗效果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用理想点法多目标决策理论评价制剂质量的方法。方法:用理想点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对2001~2005年间抽验的维生素C片的检验数据进行加工,计算,得出质量评价结果。结果:理想点法和模式识别法评价维生素C片的质量,结果基本一致,但理想点法评价分级更细,计算简便,易于推广。结论:用理想点法多目标决策理论评价制剂质量可行,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