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外科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两个病理生理阶段。DVT系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多见于外科术后及长期卧床者,因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栓子脱落并发PTE常为首发症状。肺血栓栓塞症(PTE)又称为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周及2周后冠心病病人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30例冠心病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34例,其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病人109例,为1组,血尿酸水平正常者125例,为2组;对照组96例,其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病人42例,为3组,血尿酸水平正常者56例,为4组。所有病人入院当日或次日测量静脉血尿酸水平,1周后及2周后分别复查静脉血尿酸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病人治疗1周及2周后尿酸水平均有下降,1组下降最明显,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病人有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日,张大妈突然嗓子疼并伴有辛辣感,她怀疑自己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当晚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急诊。虽然她并没有明显胸痛症状,但主治医生迅速为她做心电图等辅助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对症治疗。数分钟后张大妈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室颤动。经连续3次心脏除颤抢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包括高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老年冠心病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80例,按年龄不同分为3组:中年组(〈60岁),普通老年组(60岁≤年龄〈75岁),高龄老年组(≥75岁)。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测量身高、体重;调查既往史;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1975年分类标准评价,冠状动脉的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普通与高龄老年组冠状动脉积分较中年组高,高龄老年组最明显(P〈0.01);普通与高龄老年组右冠状动脉(RCA)病变比例均升高,高龄老年组右冠状动脉积分高于普通老年组(P〈0.05)。②普通与高龄老年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中年组明显减低(P〈0.05),高龄老年组比普通老年组更低(P〈0.05)。③年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与冠状动脉积分明显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而严重,且心功能差,高龄老年患者更明显;年龄因素不可控制,因此积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连续住院治疗的116例AMI的溶栓治疗患者,按临床诊断分成糖尿病组(n=26)、非糖尿病组(n= 90)。根据胸痛症状、心电图ST段抬高和下降情况及心肌酶水平峰值变化,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病学分会制定的间接标准及其组合判断方法评定梗塞相关血管是否再通,随访观察和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开始溶栓时间:糖尿病组平均为(5.69±2.24)h,非糖尿病组平均为(4.68±1.80)h,两组比较糖尿病组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梗塞血管再通:糖尿病组有13例,再通率为56.5%,非糖尿病组66例,再通率为75.9%,两组再通率相比,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5)。心力衰竭发生率在糖尿病组溶栓后有42.3% (11例),非糖尿病组21.1%(19例),两组发生率比较糖尿病组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病死率在糖尿病组死亡5例(占19.2%),非糖尿病组死亡9例(占10.0%),两组相比,糖尿病组死亡率有增多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随访5.6年(2.2~7.5年),糖尿病组病死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仍有较差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其溶栓治疗再通率较低,与糖尿病患者开始溶栓时间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浓度与体重指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肥胖是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近来有研究发现肥胖状态会影响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本研究旨在探究N-末端脑钠肽(NT-proBNP)与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明确在冠心病人群中肥胖状态对NT-proBNP预测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4月~2006年1月我院住院冠心病患者310例。记录一般临床情况,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法测定血浆和Nt-proBNP浓度。以BMI值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kg/m2)和非肥胖组(BMI&lt;28kg/m2)。比较两组间Nt-proBNP浓度差异,描记LogNT-proBNP与BMI相关曲线。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亚组内肥胖对Nt-proBNP浓度的影响。结果肥胖组(210例)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低于非肥胖组(100例),分别为:627.42±418fmol/ml和1951.71±614fmol/ml(P=0.021)。且在不同年龄组、男性患者、合并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中肥胖者血浆NT-proB-NP浓度均低于非肥胖者(P〈0.05)。BMI与LogNT-proBN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27,P〈0.001),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均随心功能下降而升高,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肥胖患者中血浆NT—proBNP浓度随BMI增加而降低。在应用NT—proBNP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价时应同时考虑肥胖因素对其产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双能X线吸收法对体脂测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双能X线吸收(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法测量体脂分布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名受试者应用体重测量仪测定法逐一测量简易体脂参数: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体重指数≥25 kg/m2为标准,区分为肥胖者52名,非肥胖者33名;参照2005年代谢综合征全球统一定义中国人中心性肥胖的切点,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腰围≥90 cm(男性),腰围≥80 cm(女性),区分为腹型肥胖者47名,非腹型肥胖者38名.同时利用DEXA法记录体重、各部位脂肪含量,计算全身脂肪比例、腰臀部脂肪比;比较DEXA法和体重测量仪测定法测得的人体体重差异,分别比较体重指数与全身脂肪比例对肥胖检出的一致性,腰围与腰臀部脂肪比对腹型肥胖检出的一致性,并将男、女两者的腰臀部脂肪比与简易体脂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两种方法分别对85名受试者进行体重测量,DEXA法测得的结果为(69.07±13.05)kg,体重测量仪测得的结果为(70.24±13.22)kg,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脂肪比例用于男、女性肥胖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33%、86.36%,特异性分别为100%、81.82%;腰臀部脂肪比用于男、女性腹型肥胖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08%、85.72%,特异性分别为73.33%、78.26%;男性的腰臀比、女性的腰围与腰臀部脂肪比相关系数最高.结论:DEXA技术可用于测定体脂含量及分布,全身脂肪比例判断肥胖症的切点男性为27.97%,女性为34.27%,腰臀部脂肪比判断腹型肥胖的切点男性为0.64,女性为0.49;男性测量腰臀比、女性测量腰围均能更好的预测腰臀部脂肪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对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浓度效应组和时间效应组,即不同浓度的CRP(0,5,10,25,50μg/ml)刺激24h以及25μg/ml CRP刺激不同的时间(0,3,6,12,24h),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抵抗素的表达。结果:CRP可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人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CRP可诱导人单核细胞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定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QCT)测定人的体脂指标与高血压水平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前瞻性城市流行病学(PURE)研究序列人群中的1 488例受试者,年龄为42~82岁。根据受试者血压情况分为非高血压组783例和高血压组705例。使用QCT脂肪测量软件测量腰2(L2)层面腹内脂肪面积及皮下脂肪面积,测量并计算体脂指标如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围与身高比值(WHt R)。分别采用线性Logistic回归和二分类Logistic分析体表测量指标及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与非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BMI、腰围、臀围、WHt R、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均显著增高(P0.05)。BMI、腰围、臀围、WHt R、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WHt R及腹内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为收缩压的独立影响因素;而腰围、腹内脂肪面积为舒张压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以高血压为因变量分析显示腹内脂肪面积、腰围为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中国人群中,腹内脂肪与高血压的关系密切,可能有助于高血压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栓塞又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由于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危重急症,其误诊率高达79%,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位于第三位[1].近年来随着临床检查手段不断的提高,该病检出率逐年上升,但心电图仍具有简便、及时、普及的首选诊断手段,本文报道积水潭医院16例PE的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