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报告了我省以每针皮下注射流脑多糖菌苗50μg,用不同基免方法对6月龄~5岁儿童进行免疫后,连续3年的血清A群流脑杀菌抗体的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供革螨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的分子生物学证据。方法:用上海真厉螨与柏氏禽刺螨叮咬HFRSV接种乳小鼠,取叮咬后d10及d100以上的上海真厉螨与柏氏禽刺螨冰冻切片,用地高辛标记HFRSVcDNA核酸探针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其体内病毒RNA。结果:叮咬野鼠型(76-118株)接种乳小鼠后d10上海真厉螨检出病毒RNA,在细胞浆、细胞核中及核膜上呈细密颗粒状或全浆阳性,见于生殖器官细胞、胃及支囊上皮细胞及脑皮质细胞;叮咬家鼠型(UR株)病毒接种乳小鼠后d12螨亦检出病毒RNA,病毒的细胞组织分布与野鼠型相同;分别检测野鼠型螨31 只和家鼠型23 只, 其中阳性分别为17 只和10 只; 叮咬野鼠型病毒接种乳小鼠后d132, 家鼠型d102螨仍能检出病毒RNA。柏氏禽刺螨叮咬野鼠型病毒接种乳小鼠d10, 检测螨20只, 其中阳性12 只, 病毒RNA 主要分布于生殖器官细胞内。结论: 上海真厉螨与柏氏禽刺螨均可经叮咬获得HFRSV , 上海真厉螨可分别感染野鼠型和家鼠型HFRSV , 野鼠型在螨群体内至少可维持132 d, 家鼠型102 d, 具有贮存两型病毒的作用, 是HFRSV 的适宜媒介和贮存宿主, 在动物宿主间交叉传播两型HFRSV 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遵义地区1992年麻疹流行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遵义地区自实施麻疹疫苗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90年发病率降至最低为0.69/10万。但1991年有所回升, 1992年发病率高达70.27/10万,疫情波及所辖13个县(市)、 71.65%的区(91/127)、19.95%的乡(153/767)、9.53%的村或居委会(488/5121).<6岁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41.38%,7~14岁病例数占43.17%。反映出按照儿童免疫程序8月龄初种和7岁复种麻疹疫苗的工作质量未达到技术要求,造成易感者的积累,导致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用HTN病毒姬鼠型M基因型特异性引物,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RNA,nestedRTPCR检测鼠肺和厩真厉螨体内76118株病毒R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点印迹杂交证实。结果表明,姬鼠型76118株病毒液和叮刺感染病毒乳鼠后第10天厩真厉螨组织悬液接种乳鼠第9天鼠肺、叮剌后第10天和30天螨,均检出病毒RNA。30只螨样本提取RNA也能扩增出病毒RNA。家鼠型UR株感染样本不能被扩增。该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单,结合原位分子杂交,可用于螨媒传播HFRSV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证明革螨在传播两型HFRS中的作用。方法将叮刺感染姬鼠型(76—118株)HFRSV乳鼠后第10天厩真厉螨270只和家鼠型(UR株)HFRSV后第10天厩真后螨200余只,分别制成组织悬液接种正常乳鼠,用Dig标记HFRSVCDNA探针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接种后第9天鼠肺;将叮刺感染乳鼠后螨在适宜条件下饲养至100天以上,分别叮刺4~5日龄正常乳鼠,于第3天取鼠肺冰冻切片,经Dig标记HFRSVCDNA探针原位分子杂交检测。结果叮刺76一118株病毒感染乳鼠螨悬液接种4只乳鼠,3只阳性,UR株接种6只,全部阳性;76—118株组饲养至132天,UR株组102天的螨叮刺正常乳鼠后,也从鼠肺中检出病毒RNA。结论首次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该螨可通过叮刺获得姬鼠型和家鼠型HFRSV,螨群体不但维持76—118株病毒132天以上、UR株102天以上,而且均能经叮刘传播,说明此螨能作为姬鼠型和家鼠型HFRSV的适宜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这一发现为我国的HFRS疫区保存和演变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有流行病学意义;原位分子杂交可缩短用敏感动物分离革螨体内HFRSV的时间,可用于革螨等媒介昆虫传HFRSV的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