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8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一种老龄化疾病,总的人群发病率为1.0%,60岁人群的发病率为6.5%,80岁人群的发病率高达30.0%,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核细胞PAPP-A表达与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外周血单核细胞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从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7例急性心肌梗死和15例稳定性心绞痛及15例正常对照者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T-PCR检测PAPP—A的mRNA表达,同时检测血清hsCRP水平。 结果 正常对照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存在PAPP—AmRNA低水平表达,ACS患者的表达显著增加;PAPP—A表达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706,P〈0.01)。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单核细胞PAPP—A表达增加,与hsCRP水平正相关,提示PAPP—A可能通过炎症机制参与AC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61例患者血管内超声(IVUS)的结果,明确IVUS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61例患者IVUS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然后对病变部位斑块特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2例患者血管壁光滑或仅少量内膜增生;34例为软斑块;10例纤维斑块;6例钙化斑块;支架内膜增生5例;斑块破裂2例;壁内血肿1例;动脉瘤样扩张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软斑块(脂质斑块)为主,多数发生阳性重塑,血管腔偏心明显;而阴性重塑者纤维、钙化斑块比例较大。比较中度狭窄病变的肉眼,计算机定量冠状动脉成像及IVUS测量的病变狭窄程度,发现肉眼观察的病变狭窄程度最高,IVUS测得的面积狭窄率最小。结论: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IVUS能更加精细地观察血管壁的斑块性质和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4.
氨氯地平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 ,该化合物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同型异构体 ,左旋体钙拮抗活性是右旋体的近 10 0 0倍 ,是消旋体的 2倍 ,理论上表明左旋氨氯地平剂量是消旋体的 1 2时 ,即可有相同的降压疗效 ,同时副作用减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由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首先采用拆分技术所获得的上市产品 ,目前并无该产品的系统研究 ,也无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在药物漏服后的研究。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对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及药物漏服对血压控制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 1…  相似文献   
5.
1病例摘要患者男,38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5年余,加重3个月,于2004年4月入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于1997年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活动后加重,无双下肢肿胀。半个月后出现胸闷、憋气,无咳嗽、咯血,当地医院诊断为“下肢静脉炎、心肌病”,给予强心、利尿等抗心衰治疗未见好转。1999年于北京某专科医院就诊,考虑为“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给予华法林抗凝、下腔静脉放置滤网后出院。2001年始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同时伴有双下肢水肿,并出现大量腹水,咳嗽,咯血,不伴有黄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患者一直服用华法林,双氢克尿塞,卡托普…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在于分析低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入选2001年10月-2004年12 月在我院收治的非糖尿病AMI患者230例,按年龄分组:年龄<55岁(I组),共78人;年龄≥55岁(Ⅱ组),共152人。测定血CHO、LDL-C、HDL-C、TG及CK、CK-MB峰值。结果:I组患者HDL-C[(34.8±7.61)mg/dL vs(40.0±13.6) mg/dL,P=0.032]水平明显低于Ⅱ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G水平却完全相反,I组明显高于Ⅱ组[(144.01±80.8) mg/dL vs(113.79±60.6)mg/dL,P=0.002],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LDL-C[(110.6±32.9)mg/dL vs(108.39± 32.13)mg/dL,P=0.597]和TC[(176.88±37.97)mg/dL vs(175.78±39.11)mg/dL,P=0.864]水平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讨论:所有入选的心肌梗死患者均为非糖尿病患者,其HDL-C均值都低于60mg/dL的水平,而且在I组中患者 HDL-C的水平较Ⅱ组更低,不到40mg/dL,同时与Ⅱ组相比TG水平偏高。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在不同的年龄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年轻患者的血脂紊乱以低HDL-C和高甘油三酯为特点;分析原因考虑年轻患者与老龄患者生活方式的不同所致的饮食差异有关。结论:年轻非糖尿病AMI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特点与老年患者相比HDL- C更低而TG较高,两组LDL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①评价冠状动脉支架(CS)置入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情况;②观察CS术后1个月复发缺血事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 ①所有入选患者于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24 h及1个月分别测定ADP(25 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10%(包括负值)时考虑存在氯吡格雷抵抗;②观察CS术后1个月内复发缺血事件的情况.结果 ①共入选患者42例,其中△A 24 h≤10%者18例(43%),△A1m≤10%者13例(31%);②在1个月的随访中,无一例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或再发心肌梗死,△A1m≤10%的患者有1例发生脑梗死,1例复发心绞痛,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5.4%,△A1m>10%的患者未发现缺血事件.结论 ①一部分CS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有助于发现这部分患者;②氯吡格雷抵抗患者CS术后1个月内复发缺血事件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清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PAPP-A、高敏CRP(hsCRP)和TNF-α水平。同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T-PCR检测PAPP-A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SAP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但低于AMI组。SAP组血清PAPP-A水平和单核细胞PAPP-A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UAP组和AMI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均P<0.01)。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16,r=0.712,P<0.01),同时外周血单核细胞PAPP-A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706,r=0.733,P<0.01)。结论:PAPP-A可能是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合成并分泌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和血循环中,并与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目前PCI常用的途径包括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VI)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途径。与TFI相比,TRI具有术后无需卧床、无体位限制、患者更舒适、穿刺并发症少等独特优势,已成为临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种理想入径,受到更多的患者和医生的认可。因此,本研究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06年中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注册调查研究(TRI—China2006),旨在了解国内TRI开展情况、应用现状以及临床医师对该技术的掌握情况,以期能进一步推进该技术在国内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讨论单次经鞘管注射那屈肝素钙在导管室中运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所用的那屈肝素钙剂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