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体外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分离和体外贴壁、传代培养,扩增出骨髓MSCs;通过Ficoll分离法和尼龙棉柱法获取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经丝裂霉素(MMC)处理后不同数量(2×103、1×104、5×104 cells/well)的MSCs作为基底层细胞,接种体外分离纯化的异体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别于2 d、4 d、6 d后各自收集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动态测定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IFN-γ较正常人高(P<0.05),IL-4、IL-10较正常人低(P<0.05)。MSCs可显著抑制ITP患者或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P<0.05),且随MSCs数量的增加,抑制增强(P<0.05),共培养4 d、6 d时作用明显强于2 d时(P<0.05);MSCs可促进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泌IL-4、IL-10 (P<0.05),且随MSCs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P<0.05),对IL-10的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但对IL-4的作用在培养第2 d、4 d、6 d时无显著差异(P>0.05);在正常对照组,当MSCs数量>1×104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IL-4 与IL-10 (P<0.05),且随MSCs数量的增加,作用增强(P<0.05),共培养4 d、6 d时作用明显强于2 d时(P<0.05)。结论: MSCs能够在体外调节ITP患者辅助性T细胞1 (Thl)和辅助性T细胞2 (Th2)反应平衡,可使ITP患者Th1极化状态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从人骨髓分离培养MSC,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从外周血分离获得T淋巴细胞,再将MSC分别以不同数量加入到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培养体系及不同浓度MSC培养上清加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培养体系共培养后,分别收集上清,ELISA检测IFN-γ和IL-10水平,发现不同细胞数量的MSC对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均有抑制,同时促进IL-10分泌,且其抑制和促进均呈剂量依赖性;MSC的不同上清浓度对IFN-γ抑制亦呈浓度依赖性,但未发现对IL-10分泌的影响。表明骨髓MSC在体外可抑制T细胞分泌IFN-γ、促进分泌IL-10,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M重组腺病毒转染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将NSCLC细胞株A549、H1650、H1975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转染组以BIM重组腺病毒转染、阴性对照组(NC组)以不带BIM的空载体转染、空白对照组(BC组)不转染,其后继续培养48 h。采用Annexin PI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IM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和BC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及BIM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其中H1650、H1975细胞株均显著高于A549细胞株(P均〈0.01)。结论 BIM重组腺病毒转染对EGFR突变NSCLC细胞凋亡具有诱导作用,可能机制为上调细胞内BIM蛋白表达;此为NSCLC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3和CCR5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脾脏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10例ITP患者(ITP组)为研究对象,并以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脾切除标本作为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CXCR3、CCR5阳性表达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脾脏组织中CXCR3和CCR5的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XCR3和CCR5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TP患者脾脏组织CXCR3、CCR5阳性表达率(90%、100%)均高于对照组(75%、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患者脾脏组织CXCR3蛋白、mRNA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0倍、3.5倍;CCR5蛋白、mRNA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倍、1.7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R3及CCR5的高表达可能在ITP患者脾脏免疫紊乱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0年1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治疗小月份(〈12周)习惯性流产(UHA,连续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1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骨髓MSCs,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加以鉴定.将不同数量的MSCs(5×103、1×104、5×104个细胞/孔)分别与PHA激活的T细胞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共培养,并将不同浓度(25%、50%、75%)的MSCs培养上清和MLR体系共培养.应用ELISA分别检测各培养上清液中T细胞分泌IL-2、IL-4的水平.结果骨髓MSCs能抑制PHA作用下的T细胞分泌IL-2、IL-4(P<0.05),并呈MSCs数量相关性(P<0.05),且对IL-2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也可抑制MLC体系中T细胞分泌IL-2、IL-4(P<0.05),但各数量组的MSCs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MSCs培养上清均可抑制MLC体系中T细胞分泌IL-2、IL-4(P<0.05),但不同浓度的MSCs培养上清组对IL-4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髓MSCs及其培养上清均可抑制PHA或异体抗原作用下的T细胞分泌IL-2、IL-4,提示MSCs可能是直接作用于T细胞或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调节 Th1/Th2反应平衡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单采献血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BI)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成功捐献血小板HbsAg(-)、核酸检测(NAT)无反应的献血者1 158例为研究对象,提取献血者血液DNA,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IL-28b基因分型,cobas HBV定量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液HBV-DNA载量,Logistic回归分析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rs12979860位点多态性与OBI的关系。结果 与非OBI比较,OBI献血者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TG+GG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T等位基因频率、TT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χ2=22.137,22.163,均P<0.01);rs12979860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CT+TT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C等位基因频率、CC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χ2=16.378,19.091,均P<0.01)。OBI献血者rs8099917位点,与TT基因型比较,TG+GG基因型患者HBV-DNA载量显著降低(t=5.257,P<0.01);rs12979860位点,与CC基因型比较,CT+TT基因患者HBV-DNA载量显著降低(t=17.398,P<0.01),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8099917位点,与TT基因型比较,TG+GG基因型可显著降低OBI发生风险(95% CI:0.288~0.843,P<0.05) ;rs12979860位点,与CC基因型比较,CT+T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OBI发生风险(95% CI :0.207~0.761,P<0.05)。结论 单采献血者OBI可能与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rs12979860位点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在肺癌突变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H3255肺腺癌细胞株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将其随机分为5组,吉非替尼组加入1μmol/L吉非替尼培养48 h;DMSO对照组仅加入0.1%DMSO培养48 h;转染组以促凋亡蛋白(BIM)重组腺病毒转染,阴性对照组以不带BIM的空载体转染,空白对照组不转染,继续培养48 h。采用Annexin PI单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IM蛋白表达。结果吉非替尼组细胞凋亡率及BIM蛋白表达明显高于DMSO对照组(P均<0.01),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及BIM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均<0.01),吉非替尼组与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吉非替尼对存在EGFR突变的H3255肺腺癌细胞株有明显促凋亡作用,且促凋亡作用与BIM重组腺病毒转染效果相当,其机制可能与增强BIM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2011年、2016年成分血制备数量以及血液制备环节报废情况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液制备环节血液报废的原因,以期加强血液制备环节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制备的血液质量。方法对山东省2011年、2016年成分血制备数量、成分制备环节报废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观察山东省成分血制备数量及血液制备环节报废率在不同年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6年山东省成分血制备量高于2011年;2016年山东省去白细胞全血(4 695袋)和不滤白全血(7袋)明显减少,洗涤红细胞(12 636袋)、辐照类血液、冷沉淀制备量显著增多;从数量上2016年山东省血液制备环节血液离心破损(468袋)、冷沉淀原料血浆破损(78袋)渗漏数量高于2011年,而2016年山东省血液制备环节血液报废原因同期比上升比例较高者为冷沉淀原料血浆破损渗漏;从报废率上看,相比2011年,2016年溶血和热合破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2016年山东省成分血制备总量增加,针对血液制备环节报废原因和相应改进措施,需要加强相关培训,让无偿献血相关工作人员准确掌握血液制备环节报废原因和解决策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制备环节报废率,提高本地区血液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胶体金)试剂检测性能。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以下简称"COVID-19 CP")IgG、IgM抗体滴度并分析亚甲蓝病毒灭活对IgG抗体滴度的影响。方法 对15例符合采集恢复期血浆要求的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标本,遵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要求及经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合格后,按照原倍、20、40、80、160、320倍稀释,采用3种IgG、2种IgM的ELISA试剂、1种胶体金试剂分别检测2019-nCoV IgG、IgM抗体。对其中7例血浆标本,比较亚甲蓝病毒灭活前、后IgG抗体滴度变化,评估病毒灭活对IgG抗体滴度的影响。结果 15例标本常规检测及2019-nCoV核酸检测均合格,但ALT偏高。2019-nCoV 3种IgG ELISA试剂检测抗体滴度、2种IgM ELISA试剂的结果差异较显著,病毒灭活前后IgG抗体滴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国产ELISA试剂能够较好地检测出新冠病毒的IgG、IgM,但是由于试剂生产工艺、检验原理、灵敏度差异,不同试剂抗体滴度检测水平有差异。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2019-nCoV IgG抗体滴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