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焦作 454001)目的 分析河南省焦作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消除疟疾后监测和防止输入性疟疾再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焦作市消除疟疾前(2010—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1年11月)疟疾疫情数据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1年11月焦作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74例。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病例均以恶性疟为主,各虫种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34,P > 0.05),病例主要分布在武陟县、以20 ~ 59岁中青壮年男性为主,职业以境外务工的农民工、经商等为主,病例报告时间以每年6月和12月居多。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主要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但消除疟疾后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比例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89,P < 0.05)。消除疟疾后,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最长时长从27 d下降为18 d,中位时间从3 d缩短为2 d,3 d内确诊率由消除前的60.47%上升为消除后的83.87%([χ2] = 4.724,P < 0.05)。医疗机构疟疾确诊及报告比例上升([χ2] = 5.406,P < 0.05)。结论 2010—2021年焦作市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为恶性疟病例,消除疟疾后患者就诊意识和医务人员诊治能力有所提高;今后仍需加强完善疟疾监测响应体系,谨防境外输入疟疾再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焦作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情况,为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的控制和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2021年选择焦作市共7个县(市、区)作为传疟媒介监测点,使用诱蚊灯法及人帐诱法开展种群及密度监测,挑选大中型水体环境共20处,采用勺捕法开展蚊虫孳生地调查。结果 7个县(市、区)中除解放区外均捕获有中华按蚊。2020年媒介种群监测共捕获蚊虫8 116只,其中中华按蚊构成比为21.76%,修武县捕获中华按蚊数量最多(1 262只),沁阳市捕获中华按蚊构成比最高(40.39%);室内环境中中华按蚊数量多,而室外环境中中华按蚊构成比高;密度监测共捕捉蚊虫802只,平均密度为30.55只/人·小时,其中中华按蚊136只,平均密度为5.18只/人·小时;在稻田环境中捕获按蚊孑孓126条,其余水体未发现。2021年种群监测捕捉蚊虫10 852只,中华按蚊构成比为1.67%,修武县捕获中华按蚊数量最多(179只),构成比最高(1.99%);室内环境捕获中华按蚊数量及构成比均高于室外环境;密度监测共捕获蚊虫3 662只,平均密度为130.79只/人·小时,其中中华按蚊108只,平均密度为3.86只/人·小时;在稻田环境中捕获按蚊孑孓3条,其余水体未发现。结论 中华按蚊是焦作市主要传疟媒介,分布较广,密度较高。消除疟疾后,输入性间日疟再传播的风险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焦作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转情况,掌握焦作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对全市589个病区村饮水现状和改水工程情况采用一村一表进行调查;每年随机抽取10个武陟县改水工程进行运行情况调查,每处工程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浓度;随机抽取5个病区村作为监测村,开展一般情况、8 ~ 12岁学生氟斑牙、25岁以上氟骨症病情监测;水样采集与保存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2006);水氟浓度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测定;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s法;临床和X线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结果 病区村改水率80.48%,受益人口达63.70万人;监测改水工程30个,全部正常运转,水氟含量合格工程25个,合格率为83.33%;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呈下降趋势,但只有1个村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92,P<0.05);检出氟骨症病例40人,检出率为26.67%,均为轻度病例.结论 焦作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改水进度加快,要加强卫生与水利部门协作,保证病区改水工程建一处、合格一处;该市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下降不明显,应继续加强监测,关注病情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评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2000~2005年河南省焦作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南省焦作市布鲁氏菌病流行因素,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常规疫情监测和人间布病主动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焦作市2000~2005年常规疫情监测布病102例,分布在9个县市区;以4~6月份发病较高;发病多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82.4%;感染途径是主要与流产羔羊接触,占41.2%;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75d;发病比较集中的疫点有2个。主动监测1 119人,皮肤过敏试验阳性65人,阳性率5.8%。结论河南省焦作市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季节发病高峰可能与产羔季节有关,男性青壮年发病较高与牲畜接触的频率相对较高有关,疫点发生在贩卖、屠宰、养殖、皮毛加工比较集中的村庄,人间主动监测阳性率较高,预示可能疫情有扩大趋势;应深入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基层防治技术水平,做好人间和畜间布病监测工作,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焦作市劳改大队伤寒爆发调查报告任东,候铃,许小利1995年5~6月.焦作市劳改大队发生一起伤寒爆发流行,发病33例。经采取以灭蝇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概况该分改大队位于市区西北方向,太行山下,距市区约3公里,为...  相似文献   
6.
2007年河南省焦作市造店村布鲁杆菌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焦作市造店村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状况,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采取访谈方式了解基本情况,采取普查方式搜索病例及收集有关信息,对重点人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了解感染状况,运用病例一对照分析确定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造店村重点人群布病感染阳性率为6.26%(27/431).自2003年以来共有病例32例,男女之比为7:1,发病年龄以30-40岁青壮年最多,占34.38%(11/32),职业主要是饲养和屠宰,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死羔犊,牲畜内脏,肉及血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触死羔犊,宰杀,饲养为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8.28,5.85,2.96,P<0.05].结论 造店村布病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牲畜没有进行检疫,免疫,病畜作为传染源扩散蔓延和长期存在,群众缺乏布病自我防护意识,通过接触死羔犊,宰条和饲养过程接触感染,导致人间布病疫情的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了解焦作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肠道门诊建设及运行状况。方法参照有关要求设计专门肠道门诊调查表,组织专门人员开展调查。结果焦作市17所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开设了肠道门诊,但部分医院肠道门诊设置不规范,没有真正发挥肠道门诊的作用。结论要进一步加强对医院肠道门诊的监督管理,使肠道门诊运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一起农村幼儿园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20日-5月29日.焦作市武陟县西陶镇发生了一起以一所幼儿园为中心的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暴发。40天的流行期内。该幼儿园儿童共发病42例.罹患率为12.81%(42/328),同期全镇共报告甲肝病例69例.10岁以下儿童罹患率为1.32%(69/5249)。经调查证实是一起以幼儿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甲肝暴发疫情。现将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碘盐监测是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碘盐监测结果及时、准确的质量评价,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尤为重要.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试行)(简称"方案")下发后,对碘盐定点生产企业或分装、批发企业层次碘盐质量评价又做了新的规定,评价方法计算复杂,基层单位难以接受,往往不能正确评价结果,我们在工作中应用计算机Excel应用程序进行碘盐质量评价,方法快速、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0.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市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 ,多年来 ,通过打深水井、降低饮水氟含量防治地氟病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解我市已建降氟改水工程情况 ,为制定防治策略、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办法提供依据 ,于 1999年底至2 0 0 0年初 ,对全市已建降氟改水工程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 :降氟改水基础资料来源于我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档案。1 2 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统一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表 ,集中培训 ,以县为单位 ,对已建降氟改水工程逐个调查。1 3 病区分布 :我市辖六县 (市 )四区 ,八十年代初经过病情调查 ,确定六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