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老年性甲亢患者多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我院于1995年1月~2005年5月期间共收治老年性甲亢合并肝损害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60-78岁,平均68.6岁,病程1.5个月~1年。既往无长期大量饮酒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史,发病前均未用过损害肝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2例肝硬化患者及68例健康者的Tch、ChE及TB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Tch、Ch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ch、ChE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中最低,TBA在C级中最高,与A级和B级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Tch、ChE、TBA能较准确地提示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判断肝硬化病情,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钙水平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7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C三级)的血清钙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C级患者的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级,C级患者的血钙水平明显低于A级和B级。结论肝硬化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且肝功能损害越重,血钙水平越低;血钙浓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胆囊疾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近2年来我院在内镜下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4月—2006年4月,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行电子胃镜检查共3100例,内镜下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者116例,男45例,女71例,年龄21~68岁,平均39.3岁;其中合并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成功完成ERCP术并有可能发生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75例患者分成A、B两组,A组35例,术后均行鼻胆管引流,并与B组(40例,非引流患者)比较,观察术后2小时和24小时血清淀粉酶变化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12.6%,明显低于B组的32.2%(P<0.05);A组无急性胰腺炎发生,亦明显低于B组的6.85%(P<0.05).结论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能够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食管裂孔疝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其临床症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似,极易被忽略而延误诊治.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60岁以上食管裂孔疝患者42例,其中误诊为冠心病者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病理活检传统上是先把所取材的胃肠、鼻咽粘膜等及穿刺抽吸到的微小标本吸附于滤纸或纱布等载体上,然后再将之投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瓶内。取材时这些微小标本通常会在空气中干燥暴露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造成标本干涸,或因粘上了纸或棉纱纤维,使组织发脆变硬,难以完整地进行切片,染色后细胞核模糊或核浆共染,增加了读片和病理诊断的难度,甚至无法作出肯定的结论,这一直困扰着临床与病理医师。 有鉴于此,笔者将临床检验废弃的各种一次性离心管收集起来,经过灭菌、清洗和晾干等处理,在其内盖粘上同直径大小的白色塑料泡沫,再往每管内加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1.1~1.5 ml,管外壁贴一块空白不干胶标签,供临床备用。临  相似文献   
8.
现对我院1995—05~2005—11收治的反流性胃炎引起胃心综合征2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男,7月龄。以脐部肿物渐增大6个月入院。患儿出生后10d余始出现脐部鲜红色肿物,约绿豆大小,局部无流脓血及破溃,家属自行红汞消毒,未予其他处理,之后肿物渐增大至花生米大小。查体:腹部平坦,脐部见一0.8 cm×0.6 cm大小的鲜红色肉芽肿样肿物,周围无红肿,无渗出,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Hb 95 g/L,WBC 9.5×109/L,尿、粪常规正常。腹部透视:肠腔轻度胀气。诊断:脐周炎性肉芽肿。于局麻下行脐部肿物切除术,以1%奴夫卡因行脐部皮下浸润麻醉,自肉芽根部剪除肿物,创口缝合一针,切除肿物大小…  相似文献   
10.
张锋  袁锦峰  郑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612-4612
目的探讨阿托品化指标量化观察在有机磷中毒救治中应用价值。方法 93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以阿托品量化指标和常规阿托品化临床表现指导阿托品的应用。比较两组痊愈时间、阿托品总用量和阿托品中毒、有机磷中毒反跳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痊愈时间(8.2±4.9)d快于对照组(13.3±4.7)d,阿托品总用量(83.6±81.7)mg少于对照组(301.2±99.3)mg,阿托品中毒发生率(4.65%)及反跳率(0)均低于对照组12.00%、4.00%。结论阿托品化指标量化观察能减少阿托品用量、阿托品中毒和反跳的发生,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