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02例(CHD组),门诊体检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人群218例(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相关资料,测定其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血TC[(4.03±0.97)mmol/L比(4.62±1.06)mmol/L]、LDL-C[(2.51±0.86)mmol/L比(3.76±1.07)mmol/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08,95%CI=1.268-5.366;P=0.009)。结论:本研究人群冠心病患者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LDL-C水平升高可能是发生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袁旭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9):2869-2870,2873
目的 探讨晚期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已出院的病例临床资料及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35例患者伴有肝功能损害46例,均为COPD晚期,在感染等诱因作用下急性加重,出现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和高碳酸血症.其中感染、缺氧、心衰和呼衰是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且在诓〕讨杏只ノ蚬?结论控制感染、纠正缺氧、治疗心衰、改善通气可缓解病情,受损肝功能可以大部分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 01例)和对照组(216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定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306例)和对照组(321例),收集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尿酸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结合造影情况,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尿酸水平(359.36±70.9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41±73.6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1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9,95%CI:1.241~1.756;P=0.001)。结论本研究人群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心病发生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收缩功能不全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RS时间与左心室质量的关系. 方法 将57例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按QRS时间分为120~160ms(观察组,n=42)及>160ms(对照组,n=15)两组.常规超声心动描记术计算左心室质量.观察两组ORS时间与左心室质量的关系. 结果 两组患者左心室质量分别为(220.68±87.26)g、(322.46±92.69)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QRS时间与左心室质量呈正相关(r=0.28,P<0.05). 结论 收缩功能不全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RS间期延长反映左心室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及右心导管参数的特点。方法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9例,根据床旁右心导管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是否大于等于25 mmHg(1 mmHg=0.133 kPa)分为扩张型心肌病并肺动脉高压组(DCM+PH,n =23)及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DCM,n =16),对比两组临床及右心导管参数的特点。结果与 DCM 组比较,DCM+PH 组患者病程长(6.68±5.57)年 vs (3.32±3.37)年(P <0.05),氨基末端脑纳肽(NT-proBNP)水平升高(4232.89±1430.56)ng/L vs (1794.80±1067.95)ng/L(P <0.05),左心室扩大(72.68±11.52)mm vs (65.94±6.81)mm(P <0.05),mPAP 增高(39.81±12.90)mmHg vs (17.19±13.61)mmHg(P <0.05),肺动脉楔压(PCWP)增高(25.00±5.93)mmHg vs (11.25±6.77)mmHg(P <0.05),心输出量(CO)降低(3.46±1.25)L/min vs (4.65±1.28)L/min(P <0.05),肺血管阻力(PVR)增高(32.872±23.069)kPa·s·L-1 vs (17.871±8.908)kPa·s·L-1(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 NT-proBNP 水平是扩张型心肌病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mPAP 为轻中度升高,有较长的病程,NT-proBNP、PCWP、PVR 均升高,CO 降低。病程和 NT-proBNP 水平是扩张型心肌病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刘智勇  袁旭明  何昕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87-1889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NSTE)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IL-10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25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65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40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查血清IL-10的浓度。随后ACS组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33例和PCI组32例,观察治疗前、术后d。及术后d1。血清IL-10的变化。【结果】按正常对照组、SA组、UA组及NSTEMI组排序,治疗前血清IL-10进行性升高[(1.79±0.42)VS(2.25±0.38)VS(4.14±0.84)VS(6.8±1.06)pg/mL];NSTEACS患者的血清IL-10经药物治疗后逐渐降低[(5.34±0.76)vs(5.04±0.81)VS(3.86±0.51)pg/mL,P〈0.05],而PCI组在术后d1迅速升高,随后明显下降[(5.21±0.82)vs(9.42±1.28)VS(2.31±0.47)pg/mL,P〈0.01],d10时PCI组的血清IL-10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2.31±0.47)VS(3.86±0.51)pg/mL,P〈0.01]。【结论】血清IL-10作为抗炎细胞因子,其升高和降低能一定程度上反映NSTEACS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PCI能显著改善NSTEACS患者的心肌供血,并且在减轻近期冠脉血管局部炎症上较常规的药物治疗可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与Amplatzer封堵器(美国进口)在经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PDA的206例患者,110例采用国产封堵器,96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分别进行PDA封堵术,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和费用等情况。结果国产组109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9.1%),进口组95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9.0%)。两组PDA术前各项临床资料指标、手术和X线曝光时间、封堵成功率及住院天数、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PDA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压及心胸比率降低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总费用国产组明显低于进口组。结论国产PDA封堵器与Amplatzer封堵器相比其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费用低,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51例,均成功施行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定期门诊随访1年,测定血压、血生化,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及肾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后,高血压控制满意29%(15/51)、改善59%(30/51)、无效12%(6/51);12个月随访:高血压控制满意36%(18/51)、改善51%(26/51)、无效14%(7/51);复查肾动脉造影20例,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术后1周血肌酐由术前(120±50)μmol/L降至(91±22)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从(56±16)ml/min升至(72±14)ml/min,外周静脉血肾素从(2.1±0.8)nmol/L降至(1.5±0.6)n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对高血压临床疗效肯定,并具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