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断小剂量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实验动物死亡率低、诱癌时间短及与人肝癌的发生过程相似的肝癌模型。方法:取3~4个月龄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大鼠给予0.2%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 mine,DEN)灌胃,按体质量10mg/kg给药,每周5次,至14周停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果:实验组大鼠体质量、一般精神状况均不如对照组,P<0.05。诱癌第14周所有实验组大鼠均诱发出肝细胞性肝癌。结论:间断小剂量给予DEN,可以方便、简单、稳定地建立大鼠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与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EMC)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 45例EMC患者血清HCV感染情况。结果 ELISA法检测HCV抗体阳性率为 75 .5 6% ,PCR法检测HCV RNA阳性率为 77.78%。结论 EMC的发生可能与HC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肝癌的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病程短,流行广,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是药物在肝中分布较少,1906年Enrilich首先提出靶向给药的概念:将药物选择性分布于病变部位以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并使病变组织的药物浓度增大,从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20世纪80年代肝癌的靶向治疗开始兴起。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芪多糖是从黄芪中提取的多糖成分,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对提高免疫力、保护肝细胞、阻断肝纤维化过程等都有确切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药品。本文就黄芪多糖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治疗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66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31例)和对症治疗组(35例),分析治疗前临床特点、临床治疗效果及EBV-DNA转阴时间等指标。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患者在退热、咽痛好转、EBV-DNA转阴、淋巴结肿大消退、转氨酶恢复正常等方面的时间均较对症治疗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病毒效果较好,可使患者发热、咽痛等临床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6.
袁利超  马安林 《北京医学》2010,32(12):969-971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肝损伤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住院患者共1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有肝损伤,其中4例以黄疸升高为主,6例以转氨酶升高为主,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常伴有严重肝损伤,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可升高,对于发热伴严重肝损害的病人,一定要完善血液系统检查,与重症肝炎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北京市成人诺如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2007年10月~2008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232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诺如病毒抗原。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率的差异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2份粪便样本中诺如病毒抗原阳性136例,阳性率为58.62%,各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月份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63.30%(69/109),12月份检出率最低,为4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例诺如病毒阳性患者中,出现呕吐症状者占47.79%(65/136),而诺如病毒阴性患者为26.04%(2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调查研究表明,诺如病毒是北京市秋冬季成人散发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成人诺如病毒性腹泻患者易出现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肠道门诊2007年10月-2008年1月的腹泻患者大便标本,分析临床资料,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到诺如病毒阳性者115例,阳性率为45.82%。阳性病例中伴有呕吐者较阴性者多,且便常规红、白细胞数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与阴性病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肠道门诊患者中是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单凭临床症状不易与其他腹泻相鉴别,确诊有赖于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Lipo-PGE1)注射液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病毒型肝炎(乙型)、重型肝炎患者65例,在必要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基础上加用Lipo-PGE1注射液与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组)治疗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P<0·01);治疗4周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好转(P<0·05),肝脏损害减轻。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联用Lipo-PGE1与甘草酸二铵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是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抗病毒治疗目前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约有1.2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