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检测切应力作用下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uPA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可能机制.用5 dyn/cm2和10 dyn/cm2的切应力处理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作用时间分别为1、3和6 h,用RT-PCR法检测tPA及uPA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切应力呈大小和时间依赖性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tPA及uPA mRNA的表达.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高滤过引起的切应力增加可抑制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PA和uPA mRNA表达,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参与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的重塑.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49岁 ,因反复鼻阻、流脓涕、嗅觉减退、头痛30年 ,加重半月 ,于2001年10月6日入院。5年前曾行双鼻息肉摘除术。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说话呈闭塞性鼻音 ,两侧上颌窦区有压痛 ,外鼻无畸形 ,双鼻通气好 ,粘膜充血肿胀 ,中鼻甲肥厚阻塞中道及嗅裂 ,有大量粘脓性分泌物 ,鼻中隔高位右偏明显 ,左下鼻甲小、色淡 ,左鼻腔宽大。咽后壁粘膜干燥 ,萎缩 ,耳喉正常。X线鼻窦片 :双上颌窦 ,筛窦慢性炎症 ,上颌窦粘膜增厚。入院诊断 :慢性上颌窦炎急性发作 ,左萎缩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入院后予青霉素 ,甲硝唑等抗感染 ,局部用呋麻液点鼻。在鼻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细菌培养及药敏进行分析。[结果]32例病人中,19例无尿路刺激症状,革兰阴性菌占75%,三代头孢茵素敏感较高,革兰阳性菌占25%,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结论]肾病综合征并尿路感染时,有的症状表现不典型,导致激素治疗不敏感和复发,治疗应参考药敏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糖对正常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uPA)及其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其改善作用.方法 培养大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并分组为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5 mmol/L D-葡萄糖 25 mmol/L 甘露醇)、高糖组(30 mmol/L D-葡萄糖)、氯沙坦组(10-3 mmol/L氯沙坦)、高糖 氯沙坦组(30 mmol/L D-葡萄糖 10-3 mmol/L氯沙坦).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tPA、uPA及PAI-1 mRNA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tPA和uPA mRNA表达下降(P<0.01), PAI-1 mRNA表达增加(P<0.01);氯沙坦可部分逆转高糖的作用,高糖加氯沙坦组tPA、uPA表达分别是高糖组的2.06倍、1.69倍(P<0.01),PAI-1表达为高糖组的44% (P<0.01). 结论高糖可使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PA/PAI-1 mRNA异常表达, 氯沙坦可以在肾小管中通过维持PA/ PAI-1的平衡,对糖尿病肾病防治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控制冠心病患者周围血管易损斑块的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各34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次,1次/d,睡前口服。2组均连续服用24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径(commoncarotidarterydiameter,CCAD)、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斑块体积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24个月后CCAD较治疗前增加(P〈o.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CIMT、斑块体积及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稳定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控制血脂水平。强化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6.
液体流动诱导的切应力所引起的细胞生物学改变是目前许多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流诱导的切应力在调节内皮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肾脏的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由尿液流动诱导的切应力对其具有多效性,如调节溶质的转运、影响细胞骨架的重组、改变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及调节选择性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等。管流诱导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生物学改变的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的重排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P P AR-γ及GLUT-4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A组(10只)与B组(10只),同时选择10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成C组。给予A组大鼠阿托伐他汀按照50mg? kg-1?d-1的水准灌胃喂养,同时给予B组、C组大鼠以同量的蒸馏水灌胃。每隔1周测量三组大鼠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值,测量5次,直到第10周;同时检测三组大鼠10周平均的血脂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水平,比较三组大鼠血脂水平差异性;采用免疫组化法及PT-PCR法检测三组大鼠的PPAR-γ及GLUT-4表达水平。结果:A组与B组大鼠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较C组大鼠均较高,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A组与B组大鼠的血压值水平比较,差异性不明显( P>0.05);A组与B组大鼠的TC、TG、HDL-C以及LDL-C等血脂水平较C组大鼠均较低,具有明显差异性( P<0.05),A组与B组比较血脂水平无差异性(P>0.05)。三组大鼠的LVM1水平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大鼠的LVM1水平最高,其次是A组,C组大鼠水平最低;干预前,A组与B组大鼠PPAR-γ及GLUT-4表达水平均较C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性不大( P>0.05);干预后,A组大鼠P P AR-γ及GLUT-4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与C组大鼠比较差异性不大,但与B组大鼠比较,具有较大差异性(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喂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能够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水平,但对血压、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这可能与上调P P AR-γ及GLUT-4表达水平有关,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95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蒲丽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973-973
喉切割伤常造成颈部组织器官严重损伤 ,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82年5月~2002年3月间共收治100例 ,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男62例 ,女38例。年龄21岁~75岁。其中工人70例 ,居民20例 ,个体户10例。自伤者72例 ,他伤者28例。本组中以往有自杀行为者12例。1 2所用利器 :菜刀60例 ,剃须刀16例 ,剪刀、电工刀3例 ,他杀者所用器械不详。1 3就诊时间 :最短20分钟 ,最长11小时。1小时以内者82例。1 4自杀原因 :伤前已确诊为精神病患者18例 ,长期疾病困扰者30例 ,与人争吵后…  相似文献   
10.
蒲丽君 《重庆医学》2002,31(10):929-929
患者 ,男 ,6 7岁 ,2年前无任何诱因出现鼻式咯血。约 1年后渐感右鼻阻 ,曾在当地医院检查 ,未特殊发现。 2月前颈右侧出现包块 ,4 0d前起床时突然晕倒 ,伴短暂意识丧失 ,呼之不应 ,面色苍白 ,口吐白沫 ,无抽搐与大小便失禁 ,约 2min后 ,意识恢复 ,急送当地医院查 :P4 5次 min ,BP18 6 2 10 6 4kPa。ECG :窦性心动过缓 ,原发性ST T波改变 ,经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能量合剂等治疗 ,逐渐好转 ,此后又有数次黑朦 ,晕倒发生 ,平时偶感胸闷不适。 2 0 0 0年 7月 2 5日来我院心内科住院 ,诊断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 7月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