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1.
目的 目的 探讨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在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法 选择湖北省江陵县2个血吸 虫病流行村6~65岁居民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Kato?Katz法)、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Parasep?粪便离心管 法进行病原学平行检测, 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果 2个村共检测803人, 共查出血吸虫虫卵阳性15例, 平均粪 检阳性率为1.87%。其中Kato?Katz法、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粪检阳性率分别为0.75%、 1.49%和 1.12%, 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的检出率是Kato?Katz法的1.49倍。2个村Kato?Katz法的漏检率最高, 分别为57.14%和 62.50%,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最低, 分别为14.29%和25.00%。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可使显微镜下虫卵形态不变, 卵内毛 蚴结构清晰, 容易辨认。结论 结论 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 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北省江陵县血吸虫病流行区野粪分布及阳性情况,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以及时发现传染源,为制定相应的监测与响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在江陵县血吸虫病流行区,将疫情按严重程度分为高、中、低3层,每层抽取5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选取江滩和沟渠作为调查环境,收集野粪并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检查。此外,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野粪进行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和回归分析。结果现场调查共收集野粪701份,野粪平均密度为0.055 6份/100 m~2;检出阳性野粪82份,野粪阳性率为11.70%。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野粪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感染性钉螺面积和耕牛存栏数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其模型的校正R2值为0.58。结论江陵县野粪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感染性钉螺面积及耕牛存栏数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可以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2005-2011年江陵县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 为制定全县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 的要求, 每年在监测点开展人畜查治病、 查灭螺和相关因素监测, 对7年的病情和螺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 2011年江陵县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 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从 1.83%和11.67%下降到0.91%和0, 活螺密度、 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由4.02、 0.014 5只/0.1 m2 和0.36%下降到 0.70、 0.000 3只/0.1 m2 和0.04%。7年间, 监测点建沼气池183户, 建无害化厕所193座, 进行扩大化疗634人次, 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66人次, 药物灭螺总面积为83.67 hm2 , 开展学生健康教育2 160人次, 发放宣传单 (画)2 746张, 出板报48期, 在有螺环境竖立警示牌45块。结论 江陵县血吸虫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需加大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力度, 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