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0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采用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n = 38)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观察组,n = 38),治疗3 个月后对主要终点(心脏超声指标及MACE事件发生率等)、次要终点和安全性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压、NT-proBNP指标降低(P<0.05);观察组LAd、LVEDV、LVESV的降低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 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性变长(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距离增长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抑制心室重构及预防心衰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相比于缬沙坦表现更早且更有效,临床应用安全,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β-羟基丁酸抑制心肌细胞焦亡减轻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并探索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 方法 H9c2细胞给予β-羟基丁酸处理后进行缺氧/复氧(H/R)处理,检测β-羟基丁酸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细胞焦亡相关分析表达量的影响。利用lipo2000转染FoxO3干涉片段后,给予β-羟基丁酸及H/R处理,检测细胞存活情况、LDH释放量和细胞焦亡相关分析表达量。将24只5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β-羟基丁酸处理组(各12只),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组,β-羟基丁酸处理组在术前5 min皮下植入渗透泵,使MI/R模型在构建过程中持续受到β-羟基丁酸[1 μl/h,1.6 mmol/(kg·d)]作用,对照组植入的渗透泵仅含有磷酸盐缓冲液。 结果 不同浓度β-羟基丁酸对H9c2细胞H/R损伤后的保护作用不同:小于10 mmol/L时H9c2细胞的存活率随β-羟基丁酸浓度升高而增加(P < 0.01),而大于10 mmol/L的相对高浓度β-羟基丁酸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降低(P < 0.05)。β-羟基丁酸作用下心肌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强,FoxO3的表达升高,焦亡相关分子(Caspase-1、IL-1β、IL-18和GSDMD)表达量降低(P < 0.05,P < 0.01)。干涉FoxO3后,β-羟基丁酸对H9c2细胞H/R损伤后焦亡相关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降低(P < 0.05,P < 0.01)。在小鼠MI/R模型中,β-羟基丁酸促进心肌组织内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促进FoxO3表达,降低焦亡相关分子表达并减轻MI/R对心肌的损伤(P < 0.01)。 结论 β-羟基丁酸通过促进组蛋白的乙酰化,增强心肌细胞内FoxO3的表达,从而抑制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心肌MI/R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暴发性心肌炎(FM)的临床特点,总结体外辅助机械治疗FM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FM患者7例,总结F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7例急性FM患者中,6例使用了辅助器械,包括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时起搏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5例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自愿放弃治疗.结论 FM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等特点,快速及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早期给予ECMO治疗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