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2例医务人员锐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锐器损伤及其有关的侵害已经成为医护人员一个很严重的职业性健康问题。自1981年Mccormick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医护人员的危害以来,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日益重视。现将我院2004年2月~2005年11月医务人员发生的32例锐器损伤进行整理分析,以期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锐器损伤的防范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将2004年2月~2005年11月发生锐器损伤的32例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被损伤人员分布在外科、手术室、内科、急诊等10个不同的科室。1.2方法分析锐器伤人员科室分布、人员分类、损伤原因、被…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白内障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怡  马莘 《现代护理》2002,8(4):308-309
目的 使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充分认识和了解自身疾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集体教育,个别患者指导,健康教育卡的形式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计划。结果 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及白内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强了自我护理的能力,并发症减少,提高了手术的疗效。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毕节不同产地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 5μm),丹皮酚(甲醇-水(45∶5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芍药苷(水-乙腈(86∶1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丹皮酚在0.339~1.695μg,芍药苷在0.1308~0.65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1,丹皮酚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2.34%),芍药苷为100.34%(RSD=2.4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实验结果对毕节市牡丹药材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以多元逐步回归为代表的传统回归分析方法与分位数回归模型分别探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卡方自交互侦测决策树(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 CHAID)建立费用分组模型。为科学分析住院费用、制定针对性的控费措施及体系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重庆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2019年因跌倒住院的6627例患者基本信息及费用情况,对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筛选纳入决策树的分类节点变量,并比较两者的分析结果。根据比较结果最终选择将分位数回归结果中有影响作用的变量纳入CHAID决策树模型建立住院费用分组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跌倒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有付费方式、职业、婚姻、年龄、住院日、受伤部位、受伤类型、手术次数及手术类型;经分位数回归分析得的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包含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中的影响因素,显示付费方式、婚姻、年龄、住院日、受伤部位、手术次数、受伤类型和手术类型在住院费用的不同分位数点产生影响(P<0.05)。在分位数回归模型结合CHAID决策树模型建立的费用分组模型中,手术次数、住院日、手术类型、受伤部位和受伤类型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每种组合的费用差异明显。结论相较于传统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更稳健全面。在分位数回归模型基础上,结合CHAID决策树模型组构建的住院费用分组模型较为合理,能清楚反应影响住院费用的重点因素,为医院完善控费制度,制定医保费用支付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膀胱放射性廓清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85例盆腔利尿延迟显像患者的PET/CT资料,测量膀胱常规及利尿延迟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记录延迟时间;分析常规显像膀胱SUVmax、呋塞米注射途径(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延迟时间、年龄、性别因素对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ax的影响。结果 根据呋塞米注射途径不同,分为静脉注射组(n=34)和肌内注射组(n=51),2组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ax分别为3.10(2.60,3.45)和2.90(2.30,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4,P=0.372);延迟显像时间分别为18F-FDG注射后(215.00±30.03)min和(198.43±25.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10)。2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253),2组中不同性别患者间延迟显像膀胱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注射组和肌内注射组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ax与延迟时间和患者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注射18F-FDG后充分水化、应用呋塞米利尿,约180 min行盆腔延迟显像能显著降低膀胱放射性,患者年龄、性别、呋塞米注射途径对于膀胱放射性廓清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卧床的院内感染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探讨,寻找出上臂围和小腿围对其营养不良的诊断截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能自主活动的院内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身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数据,使用 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院内感染患者中体质指数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较弱。不同性别、年龄的上臂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小腿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小腿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臂围对营养不良的诊断界值为23.4 cm,小腿围对营养不良的诊断界值为30.65 cm(18~60岁)和28.75cm(>60岁)。结论:身体测量指标中上臂围和小腿围可以很好的反映院内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不能获得身高体重的院内感染患者,可以测量其上臂围和小腿围来进行营养评估,为进一步的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在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骨三科收治的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TKA病例22例,分为治疗组1(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和治疗组2(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双氯芬酸钠栓),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基线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两组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单侧TKA围术期应用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提高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双氯芬酸钠栓的镇痛模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9.
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IEST。233例班氏丝虫患者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4.0%和82.4%,其中微丝蚴血症者223例,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94.2%和83.9%;该两种抗体总阳性符合率为96.0%。165名献血员IgG和IgM假阳性率分别为6.1%和1.2%。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6~15与1~5岁年龄组的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且当地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显示丝虫病传播基本阻断;而丝虫病流行区6~15岁年龄组抗体水平接近高峰,表明当地丝虫病仍在传播。提示以6~15岁年龄组人群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与其他年龄组互相比较,可用于丝虫病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颅内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的影像学表现,为疗效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颅内肿瘤227例(良性肿瘤127例,恶性肿瘤100例)中,81例获病理诊断,146例经临床及影像诊断.周边剂量8~25Gy(平均16.7 Gy),中心最大剂量16~50 Gy(平均25.4Gy).伽玛刀治疗后定期行CT或MRI复查,影像随访时间为恶性肿瘤3~36个月(平均12个月),良性肿瘤6~4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 65例脑转移瘤、生殖细胞瘤和淋巴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60例(92.3%),增大5例(7.7%);35例胶质瘤中肿瘤缩小或消失14例 (40%),大小不变11例 (31.4%),增大10例 (28.6%);127例良性肿瘤中肿瘤消失或缩小69例(54.3%),大小不变58例 (45.7%).总有效率为93.4%.伽玛刀治疗后新出现瘤周水肿或原有瘤周水肿加重30例(13.2%),瘤内出血8例(3.5%).结论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少,影像学随访是疗效判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