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CHB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抗病毒治疗现状,分析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相关性。方法依据CHB疾病相关知识设计调查问卷,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CHB队列中部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30份,回收有效问卷881份(有效率94.73%)。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分为较差、一般、较好3个层次。881例患者中,对预防知识的认知较差、一般、较好比例分别为17.71%、30.76%、51.53%,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比例分别为22.02%、38.71%、39.27%,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比例分别为57.43%、15.89%、26.67%。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548例,占患者总数的62.20%,疾病相关综合知识认知较差组CHB患者抗病毒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组CHB患者。结论目前患者对CHB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较差,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对食管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检测HIF-1α、Tiam1在33例食管癌组织、15例正常食管黏膜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癌组织HIF-1α及Tiam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6.7%和72.7%,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7%,P<0.05);HIF-1α蛋白的表达程度与N分期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Tiam1蛋白表达程度与临床分期及N分期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而两者均与年龄、性别、病变长度、组织学分级、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放疗后近期完全缓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1%,9mo和63.6%,25mo,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放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9%、13.6%、6.8%和90.9%、54.5%、36.4%,log-rank检验他们之间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相关分析,HIF-1α及Tiam1蛋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433,P<0.05).结论:HIF-1α及Tiam1蛋白过表达对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HIF-1α过表达对食管癌放疗有抗拒作用,因此影响了放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对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3079例,在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148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9例(合并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99例(非合并糖尿病组);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405例患者中,根据有无SBP又分为SBP组(246例)和无SBP组(159例).记录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转归差,且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发生率高.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SBP组转归差.结论 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更易并发SBP,且抗感染疗效及预后差,更易发生真菌及混合感染;糖尿病与感染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对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对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3079例,在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148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9例(合并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99例(非合并糖尿病组);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405例患者中;根据有无SBP又分为SBP组(246例)和无SBP组(159例)。记录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转归差,且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发生率高。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SBP组转归差。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更易并发SBP,且抗感染疗效及预后差,更易发生真菌及混合感染;糖尿病与感染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少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并发症。方法采用集柬血管钳法保留尿道外括约肌及其神经支配、保留神经血管束(NBV)、耻骨前列腺韧带等方法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43例。结果经随访6~72个月,无尿失禁,39例排尿通畅,4例排尿困难,2例肿瘤复发。维持正常勃起功能者12例。结论保留尿道外括约肌、膀胱颈整形术可有效防止尿失禁发生率;保留NBV可有效保留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Thymosin-α1(T-α1)对活动型乙肝后肝硬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乙肝后肝硬变活动型患者T-α1的治疗进行了6个月观察分析。结果 HBV-DNA阴转率为47%(8/17),HBeMg阴转率为43.8%(7716)。18例患者ALT在治疗中或治疗结束后达到正常,其他并发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现。结论 本资料初步提示:T-α1可安全和有效地应用于活动型乙肝后肝硬变。  相似文献   
7.
阴茎原位癌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Bowen病及增殖性红斑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8例Bowen病及增殖性红斑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发病年龄32~72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年。10例行局部病变切除术或包皮环切术,8例电凝治疗。结果:15例随访4~48个月,2例在阴茎头未治疗区出现新的病变,外涂5%5.氟脲嘧啶软膏治疗治愈后随访3及9个月无复发;13例治愈无复发。结论包括较深层组织的病理活检是鉴别Bowen病或增殖性红斑与阴茎癌以及其他男性外生殖器疾病的关键,局部病变手术切除,5-氟脲嘧啶软膏外涂可有效治疗Bowen病或增殖性红斑。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对妊娠期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2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1~2周均口服苯苄胺控制血压。对1例中期妊娠者在全麻下行肿瘤摘除术,对1例晚期妊娠者,行剖宫产后行肿瘤切除术。术后母、婴均健康;结论:本病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性极大,产前确诊并及时治疗可降低母、婴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报告 1例 11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患儿的诊治情况 ,复习有关文献。 结果 患儿以腹痛为主诉 ,左腹膜后 9.0cm× 6.0cm× 3 .0cm囊性肿瘤 ,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免疫组化染色CD99( )、EWS/WT1(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联合化疗 ,随访 16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有特异的临床病理特征 ,好发于男性青少年。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表达MIC2基因产物CD99及特异的EWS/WT1蛋白 ,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