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脑白质疏松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大脑白质病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广泛的室周区脑白质损害.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脑白质疏松的检出率显著增高.脑白质疏松不仅见于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Binswanger病、轻度认知障碍、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而且在正常老年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脑白质损伤可破坏神经元之间、皮质和皮质下中枢之间的信号传递,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步态异常,最终导致持久性或进展性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现就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1200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脾胆肾声像图表现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脾、胆、肾声像图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1200例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并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声像图1200例均有异常(100%),主要表现为回声光点增多、增粗、增强,其改变可分为7型;脾脏肿大939例(79.8%);慢性胆囊炎253例(21.1%),胆囊壁水肿107例(8.9%),胆石症64例(5.3%);肾脏皮质回声增粗、增强515例(42.9%);腹水120(10.0%)。肝脏声像图各型的临床表现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病患者腹部声像图异常表现的发生率较高,对声像图有上述异常的青少年患者,可检查有无角膜K-F环和铜代谢异常,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隐匿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老年性痴呆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历资料,从确诊患者中随机挑选部分患者作为建模组,并根据是否具备隐匿性分为隐匿性肺炎组、非隐匿性肺炎组,其余病例作为验证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应用R4.0.3软件构建nomogram图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216例患者。其中148例(隐匿性肺炎75例、非隐匿性肺炎73例)用于建模,68例(隐匿性肺炎37例、非隐匿性肺炎31例)用于验证。糖尿病(OR=2.565,95%CI:1.094~6.015)、重度痴呆(OR=3.079,95%CI:1.116~8.494)、痴呆病程≥10年(OR=5.782,95%CI:2.139~15.627)、年龄≥80岁(OR=2.737,95%CI:1.011~7.413)、长期卧床(OR=4.835,95%CI:1.716~13.625)为痴呆合并隐匿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通过该5项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验证组AUC为0.756,提示该模型诊断能力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良好;decision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有较高的获益性。结论年龄≥80岁、重度痴呆、痴呆病程≥10年、糖尿病、长期卧床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模型个体化可预测老年性痴呆患者发生隐匿性肺炎的概率,从而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睡眠是由大脑中的睡眠促进和唤醒中心调控的一种神经化学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昼夜节律的稳定性降低,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增加。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人,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与青壮年相比,老年人的睡眠模式、睡眠时间和质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睡眠片段化、早醒、慢波睡眠减少等,失眠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长期严重的失眠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甚至与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死亡率增加有关。目前与年龄相关的睡眠模式改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失眠是衰老的正常现象。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在转录过程中,其对染色体末端保护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控制细胞衰老和机体衰老中起着核心作用。端粒长度的缩短或端粒结构的改变,最终会导致细胞的复制性衰老和染色体的不稳定性,这两者都是衰老的标志。衰老是生命的必然结果,在大多数生物体中,衰老的速度与平均寿命成反比。年龄增长也是癌症、神经退行性变和心血管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目前有关于失眠与端粒长度、衰老之间关系的两两研究,然而缺乏对三者之间的系统综述,本文将从失眠对端粒长度的影响、端粒长度对衰老的意义以及失眠对衰老...  相似文献   
5.
慢性失眠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睡眠障碍,是频繁而持续的睡眠起始、维持、终止困难,这导致患者白天觉醒期间存在轻重不一的功能损害症状。虽然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有人已经提出了神经生物学和心理模型,并且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研究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三大部分,帮助生物体维持自身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睡眠和免疫系统本就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慢性失眠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免疫紊乱也可能反过来导致慢性失眠。文中论述了慢性失眠患者免疫系统变化情况以及免疫系统变化对慢性失眠患者的影响,就慢性失眠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与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团医院滨湖医院干部病房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0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75例,其中HFpEF患者55例,HFrEF患者20例。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其心功能,分为Ⅱ、Ⅲ、Ⅳ级,另外选择年龄≥60岁无心血管疾病史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血清Cys C、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ys C和NT-Pro BNP在两种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HFpEF组年龄明显大于HFrEF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NT-pro BNP和Cys C浓度差异显著(P0.05)。HFpEF组血清Cys C均与NT-pro BNP、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校正了干扰因素后,血清Cys C与NT-pro BNP依然相关(r=0.460,P=0.001)。HFpEF组和HFrEF组NT-pro BNP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77、-0.512,P值分别为0.041、0.02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HFpEF组和HFrEF组当NT-pro BNP的诊断界值分别为355和1835 ng/L时,Youden指数最大,敏感度分别为98.2%和95.0%,特异度分别为60.0%和78.1%;HFrEF组当血清Cys C的诊断界值为1.765 mg/L时,ROC曲线下面积达到最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和75.2%。结论两种类型心力衰竭患者Cys C与NT-pro BNP表达水平不同,NT-pro BNP是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指标,而Cys C对HFrEF患者诊断的参考意义比HFpEF患者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眩晕标准化病人(SP)在全科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安徽医科大学巢湖临床医学院训练眩晕SP 5人,把60名全科医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SP模拟不同眩晕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医学生对SP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提出诊治意见,带教老师与SP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并进...  相似文献   
8.
120例肝豆状核变性肾脏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铜在体内尤其是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和角膜等部位的异常沉积。患者大多起病于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和/或肝。肾等脏器损害,少有文献报道。HLD患者可有。肾脏声像图的改变。本组采用超声技术对120例HLD患者进行了。肾脏检测,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9例,行去除诱因、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基础治疗,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心功能分级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的患者心踝血管指数、心率、射血分数和步行距离(6min),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49例患者治疗护理后的心踝血管指数、心率、射血分数、步行距离(6min)及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值与治疗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步行距离(6min)、心踝血管指数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之间变化的一致性证明心踝血管指数可以通过抗心衰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而得以下降,故可将其作为心力衰竭治疗及运动康复评价效果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尽管我们对失眠的性质、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进展,但目前仍然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病理生理学模型.现如今,最为广泛接受的假说认为PI是一种过度觉醒状态的表现.磁共振氢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