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曲肽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各种原因导致肠梗阻患者共8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44例,奥曲肽组42例,奥曲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1次/8h,治疗时间为3~10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包括呕吐、腹痛、腹胀、排气)、腹部X线平片、胃肠减压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电解质及患者禁食、住院和胃管留置时间.结果 奥曲肽组在改善症状总有效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电解质方面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腹部X线平片恢复正常时间、患者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奥曲肽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0.01),治疗后胃肠减压量也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常规方法联合奥曲肽治疗肠梗阻安全有效,它能更快速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胃肠减压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所需禁食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FAT10与突变型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间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T10和突变型p53在6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癌边缘2~5 cm)及正常胃组织(距癌边缘>5 cm)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两者表达间的关联性及FAT10与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FAT10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61%(32/62)和45.16%(28/6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2.90%(8/62)和14.51%(9/62),χ2值分别=21.26和20.69,P值均<0.01]及正常胃组织[6.45%(4/62)和9.68%(6/62),χ2值分别=13.91和19.61,P值均<0.01].胃癌FAT10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升主要与胃癌的淋巴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值均<0.05).胃癌组织中FAT10表达在蛋白及基因水平均与突变型p53表达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0.865和0.761,P值分别<0.05和0.01).FAT10蛋白阳性表达或mRNA表达水平高者,其累计生存时间显著低于FAT10阴性者(P值均<0.05).结论 FAT10与突变型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呈正相关性,两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形成与发展,FAT10对评价胃癌的预后可能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直肠前突的解剖结构性改变是常见的便秘原因.应用外科手术解决直肠前突治疗便秘的临床实践表明,术后复发令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在浙江中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便秘专科门诊就诊的44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直肠前突与便秘类型的关系,从而为直肠前突和便秘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曲肽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9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非绞窄性)患者分为奥曲肽常规剂量组(基础治疗加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1/8h)、加倍剂量组(基础治疗加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1/4h)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症状、胃肠减压量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奥曲肽加倍剂量组在缩短腹痛时间、减少胃肠减压量、降低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及空腹血糖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但总有效率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倍剂量奥曲肽治疗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出血,尤其溃疡性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随着内镜止血技术的发展,急诊内镜已成为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7.
管饲肠内营养因其众多的优越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危重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方法,主要包括内镜旁活检钳置管法及导丝置管法,但这2种方法在应用于危重患者时均有较大局限性。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对119例危重患者采用经胃镜活检孔道快速放置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ENFT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ENFTP及同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及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1、2、4周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脂、血钙水平变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日费用、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营养支持4周后,ENFTP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及空腹高血糖较TPN组恢复显著(P值均<0.05);ENFTP组胰周、胆道感染率、导管感染败血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日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PN组(P值均<0.05),此外ENFTP组能更有效改善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 ENFT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9.
超声内镜引导下圈套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平滑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引导下圈套切除术(endoscopic trepanned resection,ETR)已成为了治疗食管黏膜下层以内平滑肌瘤的首选措施。为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圈套切除术在治疗食管黏膜下平滑肌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回顾了52例胃镜下行圈套下切除的黏膜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改变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多存在c-kit基因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的突变,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可以抑制该肿瘤的生长.肿瘤的位置、大小、核分裂指数以及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都可影响其对伊马替尼的治疗反应.对胃肠道问质瘤的评估,应结合病理学标准和分子遗传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