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丹棱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5-2010年在四川省丹棱县双桥镇桂香村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的资料。结果 2005-2010年,检查村民602、603、631、615、601、564人,感染人数为9、9、6、5、0、0人,感染率分别为1.50%、1.49%、0.95%、0.81%、0.00%和0.00%。其中,20岁以下年龄组1例;2005-2008年20~49岁组检查318、325、341、336人,阳性3、7、4、4人,50~岁组检查159、173、188、173人,阳性5、2、2、1人;2009和2010年未粪检出阳性;未发现急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每年检查全部耕牛9、3、3、4、4、0头,未发现阳性。各年有螺面积分别为49 660、42130、54 130、543 30、51 440、51 390 m2,活螺密度为2.38、1.09、1.52、1.51、1.49和1.29只/0.11m2,未发现新发螺面和感染性钉螺。结论丹棱县人群血吸虫感染者主要分布成年人中,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措施成效显著,应通过多部门的合作,提高科学防治、综合治理血吸虫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防治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的 观察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对血吸虫病防治的效果。方法 方法 收集2004-2010年四川省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血吸虫病防治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资料, 分析血吸虫病防治效果。结果 结果 2010年梅湾村共建沼气池454口, 农户均使用井水, 农户沼气池、 卫生厕所、 污水处理池普及率均达100%; 2010年耕牛存栏降为4头, 较2004年下降91.30%, 且全部圈养; 2005年和2008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26%和0.30%, 其余年份均为0; 7年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均为0; 6岁以上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达100%, 农民耕作时多能采用一定防护措施。结论 结论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防治血吸虫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对丹棱县水库湿地螺情进行监测, 为该类地区钉螺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选择该县中、 小型水库各1 座, 对水库周围各类环境螺情进行调查, 计算并比较两水库上下游以及各主要环境的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等指标。同时, 收集两水库下游邻村灌区逐年螺情资料, 分析螺情变化趋势。 结果 结果 梅湾水库地处深丘, 有螺框出现率为4.29%,活螺最高密度为28.00只/0.1 m2 、 平均密度为0.38只/0.1 m2 ; 上、 下游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0.17%和22.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 267.40, P < 0.05), 以溢洪道最高 (51.69%); 下游活螺最高密度及平均密度分别是上游的7.00倍和656.10 倍。竹林坎水库地处浅丘, 有螺框出现率为17.29%, 活螺密度最高为38.00只/0.1 m2 、 平均密度0.61只/0.1 m2 ; 上、 下游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12.95%和50.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94.68, P < 0.05), 以溢洪道最高 (65.74%); 下游活螺密度最高和平均密度分别为上游的5.43倍和10.00倍。水库建成后, 两座水库下游邻村灌区历史有螺面积占整个修建前后的 57.26% (398 030 m2 /695 160 m2 );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下游邻村有螺面积呈曲线下降趋势, 期间曾多次回升。 结论 结论丘陵水库湿地适宜钉螺孳生, 且浅丘比深丘螺情更重。该类地区钉螺易扩散, 有螺情反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发病趋势,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后的血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收集丹棱县历史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记录.在全县开展晚血现况调查,重新登记晚血患者名册,对不符晚血条件的在册登记予以除名,对符合晚血条件则登记入册,对现有晚血患者提出处理意见.统计并分析其分布及发病率.结果 丹棱县晚血档案齐全、真实,未发现不符合晚血登记的情况.丹棱县历史晚血患者共119人,其中,仁美乡(镇)45例、杨场乡(镇)35例、双桥乡(镇)20例;农民115例,干部4例;文盲7例、小学67例、初中44例、高中1例;30~59岁共有82例(68.9%);男性75例、女性44例.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生晚血16例,80年代以后发生晚血103例,80年代以后发生数明显多于80年代以前(x 2=40.17,P<0.01).现存晚血37人.结论 丹棱县晚期血吸虫病在20世纪80年代后明显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