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CHADS2评分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于本院住院的230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记录患者入院时的RDW,为每位患者计算CHADS2评分。患者出院后每3个月随访1次,患者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随访满1年则随访结束,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结果脑卒中组患者的CHADS2评分、RDW、中性/淋巴细胞比非脑卒中组患者偏高,肾小球滤过率较非脑卒中组患者偏低。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CHADS2评分、高RDW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CHADS2评分、RDW、CHADS2评分联合RDW预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58、0.842。结论将CHADS2评分与RDW联合可提高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山莨菪碱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首诊于我院的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连续病例。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山莨菪碱组(ANI)和对照组(CON)。采集患者入院时及PCI后24、48、72小时肘静脉血检测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水平。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结果累计入选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连续病例177例,其中ANI组88例,CON组89例。ANI组患者CIN发生率(18/88)明显低于CON组(30/89)。ANI组患者PCI术后肾功能优于CON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和心功能不全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应用山莨菪碱进行预防是CIN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69,95%CI0.171~0.794,P=0.01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直接PCI术前和术后应用山莨菪碱可以有效降低STEMI患者CIN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耿巍  边红博 《河北医学》2008,14(1):F0003-F0003
1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孕1产0,主因停经80d,不规则腹痛1d,加重2h,于12月19日15:00入院。查体:T36.6℃,P100次/m in,R20次/m in,BP130/80mmHg,神志清,表情痛苦,轻度贫血貌,移动性浊音( )。双合诊查:后穹窿不饱满,宫颈举痛( ),子宫如孕80d大小,软,于子宫后方可触及5cm×5cm×5cm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并比较三亚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在三亚市城乡随机抽取1 414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城镇居民710名,农村居民704名,应用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计算各道题目的正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1 410份问卷,分析显示,城乡居民对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健康相关行为和技能的形成和掌握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城镇居民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得分逐渐增加;城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结论加强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干预,尤其是针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干预,是提高健康素养、促进三亚市城乡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粤北山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粤北山区村卫生室的基本建设情况与服务能力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促进欠发达地区村卫生室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粤北山区19个乡镇130所村卫生室及130名乡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并抽取村卫生室2010年某两周的处方共729张进行评价.结果:粤北山区村卫生室能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但普遍存在房屋、设备等基本条件较差,村医总体素质不高,数量不足,接诊人数日益减少,村卫生室发展呈两极化趋势等问题.结论:为提高欠发达地区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建议应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提升村卫生室的基本条件,加强村医的培训,完善村卫生室的服务功能,推广中西医适宜技术,为山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对急诊介入治疗无复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158例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其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stress hyperglycemia,SH)59例,非SH者99例,年龄39~79岁,平均(64.37±10.52)岁.检测患者入院当时随机血糖,入院时血浆CRP水平;分别于入院当时,第1周、3个月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结果 SH组较非SH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升高,42.37%比28.28%,差异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s-CRP浓度显著升高(19.7±3.1)vs(13.9±2.2)pg/mL,P<0.001),IL-6显著升高(24.1±4.7)vs(19.7±3.6) pg/mL,(P<0.05),TNF-α水平显著升高(35.1±5.1)vs(20.1±4.2),(P<0.001),3月随访LVEDVI和LVESVI明显增大,(4.22±2.63)vs(2.49±2.7) mL/m2,(P<0.01).结论 SH组A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H患者,且血浆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说明AMI患者应激状态对血浆炎性指标有影响,并进一步促使无复流的发生进而影响左心室重构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B型利钠肽(BNP)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 测定血Hcy水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入选了15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其 中男93例,女58例,年龄27~92岁,平均(66.7±11.6)岁,所有入选患者均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Hcy水平、 BNP浓度、血脂、血糖等。同时入选同期住院的249例心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心力衰竭组的血 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9.90±5.07)μmol/Lvs(14.84±4.87)μmol/L(P <0.01);心力衰竭组的血BNP浓度 明显高于对照组(1851.67±742.59)ng/Lvs(197.52±84.46)ng/L(P <0.01);②血Hcy、BNP随心功能分级的增 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③血Hcy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 =0.629,P <0.01);④Logistic回归分 析显示:高血压(OR =1.826,95%CI =1.021~3.266,P <0.05)、糖尿病(OR =1.716,95%CI =1.020~2.887, P <0.05)、高脂血症(OR =1.856,95%CI =1.015~3.396,P <0.05)、吸烟(OR =1.952,95%CI =1.233~ 3.089,P <0.05)、Hcy(OR =3.743,95%CI =2.271~6.169,P <0.01)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⑤血 Hcy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ROC 曲线参数分析显示:AUC 为0.754,95%CI =0.706~0.802,P <0.01,临界值为 17.75μmo/L,敏感度为66.20%,特异度为73.90%。结论 血Hcy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临界值, 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新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球囊导管途径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的疗效。方法选取STEMI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尿激酶原组(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9例)。试验组通过球囊导管于病变处注射尿激酶原10 mg(10 ml),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校正TIMI帧数(cTFC)、心肌组织灌注(TMPG)分级、术后2小时ST段回落率(≥50%)、室壁运动积分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术后7天及1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校正TIMI帧数(cTFC)、心肌组织灌注(TMPG)分级,术后2小时ST段回落率(≥50%)、室壁运动积分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术后7天及1月LVEF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球囊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可以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9.
Ⅰ型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男,61岁.突然出现胸闷、胸痛,持续约30 min.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但症状反复发作,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于发病后9 h入住当地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约10%~30%的患者存在缓再流现象(SRP),致使患者不能实现心肌组织水平的有效再灌注,探讨PCI后SRP防治方法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及联合腺苷对AMI患者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SRP的影响.方法 51例AMI直接PCI后存在SRP者,先以硝酸甘油200 μg冠状动脉内注入确认SRP,再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冠状动脉内注入山莨菪碱500 μg,B组(25例)注入山莨菪碱500 μg 腺苷3 mg,两组于给药后1、3、10 min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测量系统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IRA再通后血流速率帧数定量分析比较,并观察用药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 术后基础对照与硝酸甘油给药1、3、10 min时CAG血流帧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组给药后1、3和10 min时CAG血流帧数分别较给药前减少56 6%,54 4%和52 8%(P均<0 01),平均TIMI血流从(1 75±0 46)级增加到(2 73±0 44)级(P<0 05);B组较给药前减少59 5 %,58 6%和55 8%(P均<0 01),平均TIMI血流从(1 72±0 52)级增加到(2 82±0 36)级(P<0 05),组间差别显著.两组在给药后10 min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组心率较用药前增加了15~19次/min,B组心率未见增加,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联合腺苷可改善AMI直接PCI后SRP,对血压和心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