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2 8岁 ,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于 1992年 11月 2日入院。经体格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于 1992年 11月 17日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愈出院。染色体检查无异常。其子 ,5岁 ,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于 2 0 0 0年 5月 8日入院。经体格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于 2 0 0 0年 5月 10日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愈出院。染色体检查无异常。讨论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约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 10 %。本病病因不明确 ,但目前知道 ,房间隔缺损大部分呈多基因遗传 ,遗传度5 0 %~ 6 0 % ,不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和术前评估要点。 方法 纳入阜外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完成的TAVR患者54例。分析主动脉根部形态学特点、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三组瓣膜选择的oversize(测量瓣环直径/选择瓣环直径?1)为: ?0.22 ± 8.62 %vs. 0.53 ± 8.37 % vs. 8.02 ± 6.71 %。三叶瓣组与功能二叶瓣组及解剖二瓣化组相比,3mensio测量的瓣环的平均直径、流出道平均直径、窦管交界平均直径和升主动脉平均直径数值均较小,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左右冠的开口高度及右窦的大小数值均较小(P<0.05)。中转外科手术、术中再次置入瓣膜、术中使用体外循环辅助、术中左室破裂、术后使用ECMO辅助、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术后致残性脑卒中、死亡、术后起搏器植入和术后冠脉栓塞三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于二叶瓣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术前CT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叶瓣的瓣膜的选择建议downsize,解剖二叶瓣建议较大程度的downsize。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不仅中国住院医师培养制度正在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变革,欧美发达国家也因为各种原因正在变革他们已经实施几十年的专科医师培养计划,尤其是在心脏外科的专科培养领域[1]。我国既往心脏外科人才培养存在着过于偏重专科而忽视外科基础的弊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利于矫正这一缺陷。但目前北京地区试行的心脏外科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基本沿袭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儿的腹膜透析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估腹膜透析治疗在儿童心脏手术后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2 0 0 0年 7月至 12月间 ,12例 (2 0 8% ,12 / 5 76例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病儿因急性肾功能不全接受了腹膜透析治疗。年龄 5月龄~ 7岁 ,平均 (2 9± 2 0 )岁 ;体重 7 4~ 18 5kg ,平均 (12± 3)kg。结果 术后 4 4~ 4 2h ,平均(2 1 2± 11 4 )h开始腹膜透析 ;持续 0 5~ 15 0d ,平均 (6 3± 4 8)d。死亡 3例。腹膜透析排出液量每天(34 7± 17 8)ml/kg。透析期间血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血小板减少及高血糖为主要并发症 ,但均易于治疗。结论 腹膜透析是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ECMO用于治疗晚期心脏病人和心肺支持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晚期心脏病人和心脏术后心肺辅助的经验。方法总结2004年12月~2006年9月应用ECMO治疗的40例病例,病种包括先心病、冠心病、瓣膜病、主动脉疾病、肺动脉栓塞、心脏移植术后。结果辅助循环时间0.25~33天,成功脱离ECMO27例(67.5%),脱离EC-MO后恢复出院为50%,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栓塞等。结论ECMO是治疗晚期心脏病人和心脏术后病人心肺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应正确掌握其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6.
外科治疗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性 ,19岁 ,阵发性心慌、胸闷、气喘 2年 ,近 2个月症状加重且有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伴咳嗽、咯痰。查体 :双上肢血压 12 0 /70mmHg(1mmHg=0 133kPa) ,双下肢血压 85 /6 5mmHg,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细弱。胸部X光片显示 :心脏明显增大 ,以左心室为著。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胸降主动脉近端严重狭窄 ,左锁骨下动脉近端部分狭窄 ,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仅 18%。血沉(ESR )最高 4 9mm/h ,术前复查为17mm/h。患者未采用过激素治疗。在内科诊断为 :大动脉炎累及降主动脉、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一次性治疗患者 9例 ,其中 4例对手术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进行了改进。结果 :术中死于体外循环意外 1例 ;术后部分肠梗阻 1例 ,8例患者痊愈出院。上肢收缩压术后较术前下降〔平均12 2 /78mmHgvs .178/6 5mmHg( 1mmHg =0 133kPa)〕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上、下肢血压无明显压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较术前缩小 ( 4 9 40± 6 88mmvs .6 7 33± 17 2 9mm)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类患者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即简便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机械循环辅助对术后患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膜式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氧合疗法、BVS5000、AB5000和MED0s等不同机械辅助装置辅助对术后患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的影响。方法2004年3月~2005年12月间,20例心脏病术后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机械循环辅助治疗,根据在辅助治疗期间所使用辅助装置类型的不同分为4组,ECMO组9例,BVS5000组8例,MEDOS组2例,AB5000组1例;随机选取同期9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和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监测、对比分析其血浆FHb、胆红素、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中体外循环所致的血浆FHb升高在术后1d内可降至正常。使用机械循环辅助后,除BVS5000组在辅助2d后血浆FHb渐恢复正常外,其余类型的辅助治疗组在整个辅助期间血浆FHb均高于正常;BVS5000组从开始辅助第3d起,血浆FHb浓度明显低于ECM0组(P〈0.05)。而ECMO组在辅助中,辅助流量≤2.5L/min的患者FHb有低于辅助流量〉2.5L/min的趋势。大多数患者在辅助期间胆红素、尿素氮均有升高,撤除辅助装置后下降。结论运用ECMO,BVS5000,AB5000和MEDOS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均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血液破坏,引起FHb、胆红素增高,但基本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其中BVS5000辅助装置对术后患者血浆FHb的影响较其它几种偏小。  相似文献   
9.
10.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因供体缺乏,很多病人在等待心脏供体的过程中,因心功能突然急剧恶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紧急行机械辅助循环,包括左心室辅助(LVAD)和体外循环膜肺(ECMO),以提供有效的循环支持,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