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外科治疗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影响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因素,并分析经手术治疗不同亚组病人的生存率差异。方法 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146例手术治疗的ⅢA期N2 NSCLC病人的可能影响预后因素: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术后辅助治疗等,并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 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ⅢA期N2 NSCLC病人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9.86%和14.5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位置、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和肿瘤位置影响预后。右肺下叶肿瘤单组或单个N2转移,预后最好。结论 纵隔N2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个数和组数是影响术后生存率主要因素。手术前未发现N2转移(mN2),有1组N2转移(N2h),N2转移数少于4个者手术治疗效果好。右肺下叶肿瘤发生单组N2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IIIA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因素,并分析经手术治疗不同亚组病人的生存率差异。方法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146例手术治疗的IIIA期N2NSCLC病人的可能影响预后因素: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术后辅助治疗等,并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IIIA期N2NSCLC病人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9.86%和14.5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位置、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和肿瘤位置影响预后。右肺下叶肿瘤单组或单个N2转移,预后最好。结论纵隔N2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个数和组数是影响术后生存率主要因素。手术前未发现N2转移(mN2),有1组N2转移(N2L1),N2转移数少于4个者手术治疗效果好。右肺下叶肿瘤发生单组N2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滑脱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个月~12个月取出内固定,骨折部位无炎症反应,心肺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呈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术前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对小细胞肺癌(SCLC)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总结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手术切除的263例SCLC的综合治疗效果.比较术前化疗组(A组,n=111例)和术后化疗组(B组,n=96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42.16%.A组5年生存率38.25%,B组5年生存46.57%.A组5年生存率Ⅰ期60.15%、Ⅱ期35.70%、Ⅲ<,a>期40.16%、Ⅲ<,b>期14.29%、Ⅳ期0,A组5年生存率NO-1和N2为40.12%和39.22%.B组5年生存率Ⅰ期61.10%、Ⅱ期50.23%、Ⅲa期42.32%、Ⅲb期26.47%、Ⅳ期0,B组5年生存率NO-1和N2组为51.91%和42.69%.结论 术前化疗病例比术后化疗病例有预后变差倾向;SCLC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术后化疗模式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小细胞肺癌中微小RNA-194-5p(miR-194-5p)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关注其与重组人类核糖核酸结合蛋白3a(MEX3a)的关系。方法:选择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1例作为观察组,分别选择大细胞癌10例、典型类癌10例、不典型类癌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94-5p 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中MEX3a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miR-194-5p 的表达量高于大细胞癌,观察组中miR-194-5p的表达低于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观察组中miR-194-5p 的表达在肿瘤最大径、增殖指数分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病灶数量的分组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miR-194-5p的表达与生存时间相关。相关分析显示miR-194-5p和MEX3a具有负相关性。结论:miR-194-5p的异常表达与小细胞肺癌的病变进展有关。miR-194-5p与MEX3a具有负相关性。miR-194-5p可能与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窦学军  马楠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1):514-514
孙华山老先生是全国著名的骨伤科老中医。在骨折手法正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医学财富,现在在临床上仍起着指导作用。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孙华山老先生的热水浴后手法正复的方法,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平均50.4岁;受伤时间最短21天,最长82天,平均39.1天;Colles骨折18例,Smith骨折12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1岁,平均49.2岁;受伤时间最短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4年10月至2003年11月行全肺切除术的655例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为88.o%、50.9%、24.1%。按照TNM分期5年生存率:Ⅰa期37.0%,Ⅰb期40.6%,Ⅱa期0%,Ⅱb期37.9%,Ⅲa期19.3%,Ⅲb期7.O%,Ⅳ期17.7%。不同病理类型5年生存率:非小细胞癌24.5%,小细胞癌22.0%。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2.4%和10.4%。结论全肺切除术有可接受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术中操作熟练规范。重视围手术期的观察和处理,全肺切除术对于治疗中、晚期肺癌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4年10月-2003年11月行全肺切除术的655例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为88.0%、50.9%、24.1%.按照TNM分期5年生存率:Ⅰ a期37.0%,Ⅰ b期40.6%,Ⅱa期0%,Ⅱb期37.9%,Ⅲa期19.3%,Ⅲb期7.0%,Ⅳ期17.7%.不同病理类型5年生存率:非小细胞癌24.5%,小细胞癌22.0%.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2.4%和10.4%.结论 全肺切除术有可接受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术中操作熟练规范,重视围手术期的观察和处理,全肺切除术对于治疗中、晚期肺癌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4月-2005年3月住院的4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化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肺部有空洞病变36例(75%),双侧肺均有病变16例(33.3%)。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28例,全肺切除15例,胸膜全肺切除3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结果术后死亡率2.1%(n=1)。并发症发生率16.7%(n=8)。术后随访6—90个月。痰茵阴转率83.3%。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若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手术治疗安全有效,配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小细胞肺癌(SCLC)长期生存的影响对外科临床十分重要。方法总结1994年1月。2005年1月手术切除263例SCLC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组(A组,n=111例)和术后化疗组(B组,n=96例)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5年生存率38.25%,B组5年生存46.57%。A组5年生存率Ⅰ期60.15%、Ⅱ期35.70%、Ⅲa期40.16%、Ⅲb期14.29%、Ⅳ期0,5年生存率N0-1和N2组为40,12%和39.22%。B组5年生存率Ⅰ期61.10%、Ⅱ期50.23%、Ⅲa期42.32%、Ⅲb期26.47%、1V期0,5年生存率N0-1和N2组为51.91%和42.69%。结论新辅助化疗病例与术后化疗病例相比预后差:SCLC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化疗模式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