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大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正常脑组织对TGF - β1呈极低表达 ,在创伤后 1天即开始表达 ,第 2天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2周后消失。TGF - β1参与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具有抗炎、促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促细胞外基质沉积等多种功能。本文就其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 (rCBFV)的改变是急性脑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笔者采用大鼠脑创伤模型 ,探讨脑创伤后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的变化规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健康雄性SD大鼠 4 0只 ,体重 (2 30± 30 )g ,随机分为伤前及伤后 30min、1,3,6 ,8,12 ,2 4h 8个时相点 ,每个时相点 5只大鼠。2 .动物模型制作 :脑创伤模型采用改进的Feeney方法[1 ] :大鼠进行腹腔麻醉后 ,暴露顶骨 ,在人字缝前 2mm、中线左侧 2mm处钻孔。将直径为 3.5mm的撞杆置于硬膜外 ,撞杆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的手术价值和方法。方法对23例原发性震颤病人行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Vim、Forel-H区毁损术。结果手术后震颤评分改善均>7分,取得显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震颤的有效方法,Vim是首选靶点,Forel-H区是较理想的补充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结合DSA三维图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2个(动脉瘤1为侧壁动脉瘤,动脉瘤2为顶端动脉瘤)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数值模拟,观察动脉瘤内血流流动模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流速、壁面切应力及压力)。结果①两个动脉瘤的分叶均位于入流动脉的血流高速冲击处和血流涡流处。②在1个心动周期内(0.1~0.8s),两个分叶状动脉瘤的流速、壁面切应力及压力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收缩期末的0.2s时刻。分叶状动脉瘤内从分叶发生处到分叶的深部出现了流速、壁面切应力及压力变化梯度,动脉瘤每个分叶的发生处数值最高,分叶的顶端数值最低(接近于0)。两个动脉瘤分叶发生处血流流速、壁面切应力、动压平均值分别为(1.20±0.40)m/s、(8.12±2.44)Pa、(851±508)Pa;分叶深部分别为(0.45±0.20)m/s、(0.64±0.27)Pa、(103±81)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动脉瘤内壁面切应力和动压变化与血流流速变化呈正相关(r=0.947,P=0.000;r=0.969,P=0.000)。结论颅内分叶状动脉瘤的形成与高速血流的冲击有关;分叶发生处的高流速、高压力、高壁面切应力,可能与分叶的发生和生长有关;分叶深部的低流速、低压力、低壁面切应力,可能与动脉瘤易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形态、病理、行为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特点都更加逼真的动脉瘤动物模型,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对动脉瘤模型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16只,应用显微缝合法制作侧方动脉瘤模型8只,顶端动脉瘤模型8只。分别于动脉瘤建立后即刻和2周测量动脉瘤的直径,并于2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测定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血流速度。结果共制作侧方动脉瘤模型8个,顶端动脉瘤模型8个,其中顶端动脉瘤模型有1枚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24小时破裂,1枚动脉瘤术后2周破裂。2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载瘤动脉血流速度较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快,动脉瘤内为双向等速涡流血流。结论经弹力酶和胶原酶处理新型兔动脉瘤模型,为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彩色多普勒成功应用于动脉瘤模型的评价,成为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新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资料和临床预后来探讨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2年2月,连续接诊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可行性、手术并发症及影像和临床预后。结果 共有27例患者27个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7例行载瘤动脉闭塞,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近全栓塞率和部分栓塞率分别为81.5%、11.1%和7.4%.无死亡病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4%.在为期32.9±17.3个月(4~71个月)的随访中,25例(92.6%)的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统计学分析显示高龄(60岁以上)与不良预后相关(P=0.006).结论 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安全有效,有症状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应及时治疗,对于高龄患者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不同部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小脑后下动脉(PICA)与瘤体的关系进行分类,Ⅰ类:PICA起始部远离瘤体;Ⅱ类:PICA起始部发自瘤体上下缘;Ⅲ类:PICA 起始部发自瘤体.所有病人均采用血管内治疗.结果 随访82例,时间3~18个月.Ⅰ类动脉瘤40例,其中行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术23例,术后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行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术17例,术后动脉瘤完全及近全栓塞12例,随访动脉瘸保持稳定13例.Ⅱ类动脉瘤27例均行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术后动脉瘤完全及近全栓塞17例,随访动脉瘤保持稳定18例.Ⅲ类动脉瘤15例,行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7例,术中均行部分栓塞,随访动脉瘤保持稳定4例;行单纯支架植入术8例,术后随访仅3例动脉瘤保持稳定.结论根据PICA和动脉瘤体的关系进行分类,充分考虑PICA的位置关系,可指导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相似文献   
9.
破裂脑动脉瘤的早期综合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5例破裂脑动脉瘤采用急诊或早期综合救治措施的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均急诊行头颅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应用相关的措施和药物改善和纠正病人生命体征、高颅压、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尽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急诊或72h内行显微外科夹闭126例,介入栓塞59例.术中、术后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防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185例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预后良好131例,总预后良好率为71%.其中开颅显微手术夹闭126例,预后良好87例,良好率为69%,轻残15例,重残9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9例(7.2%);介入栓塞59例,预后良好44例,良好率为74.5%,轻残7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3例(5.1%).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残率、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加强围手术期救治管理,急诊或早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开颅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消除动脉瘤再出血破裂危险,利用早期综合救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论(damage control theory,DCT)在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意义,以及指导治疗脑AVM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DCT原则,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脑AVM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并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 根据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