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灰阶图比值法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和恶性结节患者,共90个结节,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灰阶图检查,记录常规超声声像特征,计算病灶弹性成像长径/常规图像长径比率( LR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0个结节中,恶性结节35个,良性结节55个(其中复杂囊性结节3个,实性结节52个)。恶性结节LR为1.32±0.38,良性结节LR为0.91±0.17,恶性结节LR明显大于良性结节(P均<0.05),以LR=1.05为临界点,判定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9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灰阶图比值法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于评价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硬化斑块的部位、形状、大小、回声、是否多发。结果 85例患者颈动脉IMT均不同程度增厚,90%的患者可见硬化斑块、常发生于颈总动脉窦部,斑块可分为3型:软斑、硬斑及混合斑,其中硬斑较多见。结论颈动脉彩超检查快速、无创、可重复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特异性强,可为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而且对无症状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可提示临床及早给予预防和治疗,这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癌(minimal breast carcinoma,MBC)的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MBC 90例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MBC超声诊断正确58例,误诊32例;20例误诊为乳腺纤维瘤,10例误诊为小叶增生,2例误诊为乳腺腺病。肿物最大径0.5~1.0 cm 55例,超声诊断正确37例,误诊18例,超声诊断正确与误诊患者肿物的边缘、微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物最大径≤0.5 cm 35例,超声诊断正确21例,误诊14例,超声诊断正确与误诊患者肿物的纵横比、结节数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误诊32例中肿物最大径0.5~1.0 cm与≤0.5 cm患者肿物的边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C超声检查肿物最大径0.5~1.0 cm时表现为边缘清晰及无微钙化等良性结节声像图特征时易误诊;肿物最大径≤0.5 cm时表现为纵横比1及多发结节声像图特征时易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观察其效果。方法对600例接受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定期复查,评价疗效。结果 6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有597例结石粉碎,粉碎率为99.5%;其中一次粉碎率为85.6%。患者碎石术后复查,结石即时排出率为9.4%;一周排出率为83%;一月排出率为98%;仅有12例患者2~3个月才彻底排出,且均为结石较大、出现石阶,或者结石与输尿管壁有轻度粘连,输尿管壁水肿较重的患者。碎石后肉眼血尿发生率为100%,肾绞痛再发生率为17.5%,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瘀斑。失败的3例患者均是属于结石嵌顿输尿管时间较长(均为1年以上),结石与输尿管壁粘连严重,术前即预测治疗效果较差的患者,3例均行输尿管镜或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率高,经济,痛苦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