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脑出血急性期时,肺炎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加强脑出血病人并发肺炎的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起着一定的作用,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23例,男74例;女49例。年龄37-78岁,平均56.7岁。死亡68例。二、临床特点在出血急性期时,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各种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如咳嗽反射及咽反射均可出现障碍,致使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吸入气管,导致肺炎的发生。因此,出血愈重,肺炎发生的机会愈多,故在积极治疗出血的同时应给予大量的抗生素控制肺炎。三、护理要点:1.吸痰:及时吸出口腔及…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六城区历史上均属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共有35个流行乡镇,329个流行村,历史累计钉螺面积3301330平方米。市区的原金牛区、东城区、西城区分别于1987年、1988年、1989年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1991年后行政区划变动为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锦江区、武候区、高新区共六个区。为巩固血防成果,掌握螺情动态,为今后的灭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成都市城区的螺情动态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和整理将六城区每年上报的报表汇总、整理,结合日常的血防工作所掌握、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六城区19911999年钉螺面积变化见表1。表1 19911999年六城区…  相似文献   
3.
疟疾曾是我市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昔日广为流行 ,在郊县农村甚为猖厥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解放后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开展了大规模的疟疾防治工作 ,历经 4 8年的不懈努力 ,使发病率由4 7.2 0 /万 ( 1 951 -1 955年平均发病率 )降至 0 .0 3/万 ( 1 998年 ) ,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保护了人民健康 ,促进了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准确评价其经济效益 ,对我市 (原成都市片区 ) 4 8年防治疟疾的经费投入和抗疟成效进行效益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发病人数、…  相似文献   
4.
成华区是1990年市政府行政区划后由原东城区(市区)的9个街道办事处和金牛区(农村)的圣灯、青龙、保和、龙潭四个乡组成的新区之一。区划前的东城区、金牛区分别于1987年、1989年由省考核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巩固血防成果,观察疫区动态和评价防治措施,我们于1991年至1996年按四川省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地区监测技术方案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原东城区有6个街道办事处82个单位流行血吸虫病。历史有螺面积102780m2,138处,1987年达标时已先后对历史有螺环境进行了彻底改造。历史病人984例…  相似文献   
5.
猪带绦虫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虫,分布广泛,人类感染可导致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1 病原学 猪带绦虫分类学上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绦虫纲(Cestoidea),圆叶目(Cyclo-phyllidea),带科(Taeeniidae),带属(Taenia)的绦虫。  相似文献   
6.
双流县为间日疟高度流行区 ,5 0至 80年代曾发生过四次爆发。经 4 0余年综合防治后使疟疾发病人数由 196 2年的2 1331例至 2 0 0 0年的疟疾发病人数为 0 ;发病率由 5 96 .82 /万降至 0 .0 0 /万。 1992年全县疟疾发病率降至 1/万以下。1996年经省、市疟疾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疟疾基本消灭标准。此后在全县范围实施监测管理 ,现将 1996~ 2 0 0 0年灭疟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以主动监测为主 ,被动监测为辅 ,对临床诊断为疟疾 ,疑似疟疾 ,疑似感冒 ,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进行登记和血检 ,年血检率达到当地人口总数的 …  相似文献   
7.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经过系统正规的治疗,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而长期门诊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常可因感染未受控制或疾病复发、活动等因素而再次入院。为了探讨红斑狼疮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所收治的红斑狼疮患者进行统计,对其中90例再次入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及提出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酱油是我国人民最常用的调味品 ,加入的盐碘在水解发酵工艺及其后的消毒、包装、储运过程中 ,其稳定性的变化一直是地方病防制学者和发酵工业家们关注的问题。在成都市选择 1中型股份制酿造厂和 1小型酿造厂 ,观察在酱油发酵生产过程中所加入盐碘的稳定性 ,并就其对策作了一些观察。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及方法低盐固态移位发酵工艺 ,是目前酿造业仍在采用的发酵酱油生产工艺 ,它在发酵前就须加入盐水 ,以使曲料不发酸变质 ,抑制杂菌生产 ,防止酱醅氧化。现场设在成都酿造厂酱油车间和青白江酿造厂 ,生产原料为豆粕、麦麸、阴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查清全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落实省、市“十五”血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调查20%的流行村。结果 传播阻断地区,无人、牛、螺感染。传播控制地区,人群感染率0.04%,无牛和螺感染。传播末控制地区,人群感染率0.99%,牛感染率1.55%,钉螺感染率0.0281%。结论 传播阻断地区防治成果巩固,仅部分县(区)残留钉螺面积较多。传播控制地区存在人群感染。传播末控制地区较1991年流调疫情有明显下降,但人、牛、螺感染仍较多。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十年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辖8区12县,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经多年防治,温江县、都江堰市、郫县和成都市区6城区共9个区(市、县)于1985—1989年先后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为巩固血防成果,掌握疫情动态,达标后不间断地进行了监测巩固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