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3月~2004年3月.我院用奥美拉唑与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open gastrectomy,OPEN)比较,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gastrectomy,LAP)治疗胃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确诊为胃癌患者93例,其中采用LAP治疗49例,采用OPEN治疗44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等.结果 LA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OPEN组,且无瘤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也优于OPEN组,但其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P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与OPE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治疗胃癌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结节较为常见,成人中约4%可发生甲状腺结节[1]。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及预后大不相同,因缺少特异性症状及检查,且良恶性甲状腺疾病常共存,术前确诊率低[2]。本研究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月经ECT和B超联合检查、外科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532例,比较其在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结节较为常见,成人中约4%可发生甲状腺结节[1].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及预后大不相同,因缺少特异性症状及检查,且良恶性甲状腺疾病常共存,术前确诊率低[2].本研究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月经ECT和B超联合检查、外科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论断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532例,比较其在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微小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RNA分子,属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因子~([1]),参与多种生理过程~([2]),已成为继小干扰RNA(siRNA)之后新的研究热点之一~([3]).lethal-7(let-7)是1993年后被发现的第2个微小RNA~([4]).我们利用重组慢病毒将let-7a转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观察其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急性乳腺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单纯抗炎治疗常难控制病情发展,一旦脓肿形成,切开引流将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如何在脓肿形成前给予恰当治疗,成为外科探讨的问题.笔者于1990年7月~1999年8月期间,采用中药外洗、负压吸引及乳腺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B组)、依那普利加苯磺酸氨氯地平组(C组)。每组各56例,6周为1个疗程,比较3组降压疗效。结果依那普利加苯磺酸氨氯地平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或苯磺酸氨氯地平。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降低收缩压的作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周喜斌  李浪  王伟  白卫兵 《黑龙江医药》2021,34(5):1140-1141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效果以及对CRP、PCT与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之间本院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78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的分组方式将78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参考组和实践组两组,各39例.参考组老年胃癌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践组老年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老年胃癌患者治疗后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对老年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后,实践组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参考组(P<0.05);实践组老年胃癌患者的相关指标优于参考组(P<0.05);实践组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优化相关指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患者1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入院。入院前2个月经常下腹痛,无月经来潮。排尿无异常。查体:T 37.1℃,P 82次/m in,R 21次/m in,Bp100/7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紧,未触及明显包块,下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拟诊急性阑尾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暗红色血液约20m l;子宫明显闭锁,隔膜厚,无孔。宫体增大约孕3个月。诊断为阴道横隔,行阴道横隔切开术,横隔厚1.5cm,流出暗红色经血约500m l,阴道检查无阻力,6号扩宫器扩张宫颈顺利。术毕用凡士林纱布卷填塞阴道,留置导尿管。术后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