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往往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失禁等排便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其功能障碍与新建直肠顺应性改变、肛门内括约肌功能损伤、内括约肌神经反射通路损伤、排便感觉变化等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NBS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NBS1特异性小干扰RNA(siNBS1)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中,以空载脂质体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BS1基因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质粒后siNBS1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iNBS1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siNBS1(10 nmol/L、20 nmol/L、50 nmol/L)均能抑制HepG2细胞中的NBS1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P<0.05或P<0.01)。最高浓度siNBS1(50 nmol/L)能抑制NSB1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P<0.05)。CCK-8实验显示,转染不同浓度siNBS1的HepG2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5或P<0.01),转染48 h后增殖率下降最为显著;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的比率在转染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随浓度增加而更为显著。结论:干扰NBS1基因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hsa_circ_0079656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评价其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2018-01-01—2020-01-3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经病理确诊的5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癌周≥5 cm)标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及随访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接受结直肠癌筛查人群共计783例,其中确诊结直肠癌患者72例,非结直肠癌患者711例。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外周血SEPT9甲基化检测和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SEPT9阳性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术后随访1年,观察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和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性别、年龄段、病变位置、TNM分期等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结直肠癌患者SEPT9基因甲基化(70.8%)显著高于非结直肠癌患者(13.5%);SEPT9基因甲基化在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阳性率依次为:47.4%、 69.2%、 88.9%、 88.9%。ROC曲线分析显示,SEPT9的AUC=0.787,高于CA125和CA199(P<0.05),其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70.8%。术后随访1年发现,88.2%的SEPT9基因甲基化阳性患者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为阴性,与SEPT9甲基化转阴性的患者相比较,SEPT9甲基化未转为阴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结论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作为评估结直肠癌风险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钉式吻合术后排便功能的变化。方法对95例应用钉式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按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分为三组(超低位:<2cm;低位:2cm至腹膜反折处;高位:腹膜反折以上),以徐忠法五项十分制评价标准、自我评价等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患者自我评价比徐氏评价分别低1.04±1.05、1.12±1.12、1.00±1.25、0.88±1.21和0.85±1.04(P<0.05);评价优者比例分别为0、2.1%、25.3%、38.9%、53.7%;随吻合口增高及时间推移,评分增加。腹泻与便秘交替:高位组不明显,3个月内超低位组无改善,低位组改善不明显(P=1.00,0.29);随时间推移,低位组改善不明显(P=0.04,0.01,0.00)。结论结直肠钉式吻合术后,患者对排便功能不满意。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主要存在于超低及低位组,其中超低位组改善不佳。随着吻合口增高及时间推移,排便功能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导致的银屑病进行系统探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 方法报道一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诱发银屑病的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结果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加重或诱发银屑病多发生在服药的3~8周后,临床表现多为躯干、四肢部位的皮疹,或出现银屑病甲。治疗措施多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紫外线治疗或口服甲氨蝶呤,必要时停药,待皮疹控制后有望继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如皮疹反复发作且较难控制,可考虑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抑制T细胞和细胞因子相关。 结论在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过程中,应重视银屑病的发生,一旦出现需及时对症处理并严密观察,待症状控制后有继续恢复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可能,必要时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下段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并发症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我国中下段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以"吻合器、并发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发表的中文临床报道,统一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入选26篇报道总计2 475例,其中吻合口瘘81例,占3.3%(95%CI 2.1~4.5);吻合口狭窄96例,占3.9%(95%CI 3.3~7.1);吻合口出血17例,占0.7%(95%CI0~1.75).结论 双吻合器在中下段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特别是在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比较腹腔镜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所有病例对照试验,包括发表和未发表的资料及会议论文.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之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有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合计5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中出血量[均数差(MD)=-65.42,95% CI为-93.45~-37.38,Z=4.57,P<0.000 01]、排气时间(MD=-0.96,95% CI为-1.45 ~-0.47,Z=3.83,P=0.000 1)及住院时间(MD=-1.69,95%CI为-2.19~-1.19,Z=6.63,P<O.000 01),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MD =6.61,95% CI为-21.29~34.51,Z=0.46,P=0.64)、环周切缘阳性率(OR =1.01,95% CI为0.37 ~ 2.80,Z=0.02,P=0.9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73,95%CI为0.45 ~1.20,Z=1.23,P=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开腹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略优于腹腔镜组(MD=-1.16,95% CI为-2.14~-0.18,Z=2.3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ISR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在术后短期疗效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