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普遍的并发症,其通常导致终末期肾衰和很高的死亡率。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B,NF—kB)是包含二聚体转录因子的家族其能调控包括炎症和细胞增殖在内的许多基因的表达。NF—kB可能通过高糖、高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脏血流动力学和遗传等多种途径参与糖尿病肾损伤的发生发展。靶向于NF—kB介导的肾脏损伤的治疗被认为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胜群  康薷匀  宋庆芳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8,23(24):1781-1783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病变轻者无明显症状,临床上一旦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治疗相当困难,因此早期检出其下肢动脉病变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45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肥胖和脂质代谢紊乱,其脂肪肝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发病率为40%。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  相似文献   
4.
王战建  苏杰英 《临床荟萃》2006,21(11):835-836
IDF 2005全球2型糖尿病指南(以下简称“IDF指南”)是第一个关于2型糖尿病的全球广泛适用的指南,不仅由于其坚实的循证医学基础,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国家的卫生资源状况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益比.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依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卫生资源状况选择适宜的诊治方案,因此有最广泛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关键性的细胞因子,介导糖尿病诱生的系膜区基质沉积^[1];其表达增多与肾小球硬化、肾动脉玻璃样变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人工发酵虫草菌丝体干粉[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人工发酵制品,后文简称CS]作为祖国传统中药冬虫夏草代用品,  相似文献   
6.
7.
假性黑棘皮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3岁。因进行性体重增加,皮肤色素沉着11年,加重1年,于2002-11入院。患者1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增加,伴皮肤色素沉着,以皮肤皱褶部位明显,无眼睑水肿,无皮肤紫纹,无多饮、多尿、多食,无乏力纳差。1年前患者体重增加约25kg,皮肤色素沉着加重。患者3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血  相似文献   
8.
血浆凝血因子Ⅶ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活性升高,增加了血液粘度,从而促进高凝状态的形成。目前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的FⅦ凝血活性(FⅦc)明显升高,且与空腹胰岛素水平、血脂和FⅦ基因型相关;血脂异常患者血浆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与FⅦc存在正相关;动脉硬化性血管病患者及高血压患者血浆FⅦc水平也明显升高;FⅦ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膳食、药物可降低FⅦc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并有益于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节,但IR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某些细胞因子,如TNFα在IR中起促进作用。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bp处存在G→A变异[1],研究表明,该变异与组织TNFα水平相关。我们通过对部分河北地区汉族人TNFα基因启动子区变异的测定,探讨TNFα基因多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与中青年患者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从全国130家研究中心招募11020例T2DM患者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非干预的A1 chieve研究,为期24周。本文分析所有在研究中使用BIAsp30治疗的患者。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中青年组(年龄≤65岁),同时以研究前是否使用过胰岛素进行分组对比观察BIAsp30的疗效。各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采用ANCOVA模型分析,低血糖事件采用McNemar′s配对比例检验分析。结果老年组1969例,中青年6508例接受BIAsp 30治疗。24周BIAsp30治疗期间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老年组患者的总体夜间和重度低血糖事件分别从基线时的2.84、0.91和0.34次/患者年下降至2.00、0.41和0次/患者年,中青年组低血糖事件从基线时的2.19、0.48和0.10次/患者年,下降至1.39、0.23和0次/患者年。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用药24周后HbA1c分别比基线时降低[治疗后(7.0±1.0)%和(7.0±1.0)%;基线(9.3±2.3)%和(9.6±2.3)%;老年t=-33.47,P<0.001;中青年t=-67.94,P<0.001];老年和中青年组患者HbA1c<7.0%的达标率比基线增高[基线为13.8%(223/1620)和9.5%(514/5390),治疗后为57.7%(682/1182)和55.0%(2124/3863)]。BIAsp 30治疗24周后,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空腹血糖均比基线降低[治疗后(6.8±1.2) mmol/L和(6.7±1.3) mmol/L;基线(9.8±3.5) mmol/L和(10.4±3.6) mmol/L,老年t=-32.86,P<0.001;中青年t=-70.02,P<0.001];早餐后2 h血糖分别比基线时下降[治疗后(8.9±1.7)和(8.8±1.8) mmol/L;基线(13.9±4.8)和(14.4±4.9) mmol/L,老年 t =-34.14, P <0.001;中青年t=-67.70,P<0.001]。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结论 B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