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0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在逆转录过程中由于缺乏校对酶的作用 ,常常发生核苷酸的配对错误 ,因此其突变率较高 ,现已将HBV分为A~H 8个基因型[1] 。HBV感染呈一定的地域性分布 ,在我国主要以B、C、D基因型为主。但是有关基因型与HBV感染的致病性及临床意义尚不太清楚。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微板核酸杂交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HBV进行了基因分型 ,旨在探讨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血清标本16 8例血清标本均采自我院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10月诊治的泉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 ,其荧光定量PC…  相似文献   
2.
苦参素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CHB,随机分为A、B二组。A组 采用苦参素治疗;B组采用胸腺肽,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VDNA阴 转率分别为85.00%、31.67%、33.33%,B组分别为61.67%、15.00%、16.67%(P<0.05)、A组血清中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LN)、IV胶原(IVC)及TGF-β含量分别下降为133.26±43.82、146.45±21.62、75.34±25.26 及5.56±2.36,B组分别下降为151.10±51.57、158.15±32.22、86.33±24.82及6.64±2.27(P<0.05)。结论  苦参素有明显抗病毒、抗纤维化及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3.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Fas/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可溶性Fas/Fasl的表达。方法  1 2 0例CHB ,随机分为A、B二组。A组采用苦参素治疗 ,B组甘利欣治疗 ,疗程 3个月。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Fas、Fasl。结果 肝组织及血清中Fas/Fasl的表达强弱与慢性肝炎程度有关 ,经治疗后A组肝组织及血清中Fas/Fasl的表达明显下降 ,与B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苦参素可能是通过调节Fas/Fasl的表达 ,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李旭红,王崇国,在岳鹏,张启华,缪松毅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的周围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用新的免疫学方法诱导成为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回输治疗30例...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 ,随机观察 10 5例 (B型 5 3例和C型 5 2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1b治疗 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α1b治疗 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 ,B基因型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HBeAg/抗 HBe的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C基因型 (P <0 . 0 1) ,B基因型患者的有效应答率为 5 2 . 83 %,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 2 5 . 0 0 %(P <0 . 0 1)。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高于C型 ,复发率低于C型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 0 5 )。结论 B基因型对干扰素α1b的抗病毒疗效显著高于C型 ,HBV基因型是影响干扰素α1b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1993年至2001年3月采用自拟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60例,并与常规方法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比较,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重型肝炎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57例,女3例,平均年龄45.8岁;其中慢性重型肝炎3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4例,急性重型肝炎2例。对照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2000年11月~2002年5月应用日本旭化株式会社制造的全电脑自动控制Plasauto iQ血液净化机对66例患者进行了118人次血液净化治疗,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预见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序列测定病毒株的增多,近年人们开始根据生物系统发生学中的基因分类法建立HBV的基因分型技术和标准。对HBV进行基因分型有利于对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现有研究表明不同亚型HBV感染的临床病程和对治疗的反应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分别应用自行建立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HBVS基因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原多肽体外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体外增殖功能,细胞表型及杀伤机制,我们对三组人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和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人工肝辅助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51例102次人工肝治疗前后重肝患者生化,血常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和症状变化,观察治疗术中,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术后生存率。人工肝术后10-72小时内症状改善显效率为89.5%。治疗前后白蛋白,血氨,血常规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总胆红素,转氨酶,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下降(P<0.01,0.005及0.001),胆固醇,PTa显著上升(P<0.01及0.001)术后96小时胆红素反弹幅度约为前的60%。临床痊愈出院75%。术中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其中最常见为皮肤瘙痒及荨麻疹(10.78%),其次为寒战发热及血压下降(1.96%),未出现致死性并发症。人工肝辅助治疗重型肝炎安全,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