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以累技脯和脊髓为主的急性多灶性脱髓鞘病变,多继发于感染和免疫接种后。临床多为单相病程,前驱症状和神经症状的出现之间往往有时间的延搁,临床症状多凶险多变。及时确诊、合理治疗对本病预话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90%由于21羟化酶缺陷所致,其引起肾上腺危象为儿科内分泌急症,现将临床中抢救体会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例均为21羟化酶缺乏型,男3例,女5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长6岁。主诉:反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回顾性对照实验评价两种不同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West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8例婴儿痉挛患儿纳入研究,其中小剂量组42例患儿(隐源性13例,症状性29例),给予ACTH 1 IU/(kg·d)静滴治疗;常规剂量组36例患儿(隐源性10例,症状性26例),给予ACTH 25 IU/d静滴治疗,疗程均为4周,4周后对其临床疗效、脑电图改变、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小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有效率分别为71.4%和61.1%(P>0.05),脑电图缓解率分别为69.0%和63.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8.9%(P<0.05),疗效与病因及病程显著相关(P<0.05),隐源性与症状性有效率分别为86.3%和57.1%(P<0.05),病程小于等于1月者与大于1月者有效率分别为79.4%和54.5%(P<0.05).结论 小剂量ACTH短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患儿耐受性良好,可以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4.
1994~1997年,我们对29例小儿病毒性脑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高压氧组男14例,女15例;年龄10个月至12岁;病程10天至6个月。综合治疗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7个月至12岁;病程3天至...  相似文献   
5.
肝豆状核变性2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以及角膜色素环(K-F环),伴有铜代谢障碍、血清铜蓝蛋白减少和氨基酸尿症[1]。由于其首发症状复杂多样,易误诊。我们将1990年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9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神经科收治的16例NMOSD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随访资料。结果16例患儿中首发症状为视神经炎(ON)5例,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6例,ON及LETM同时发生者3例,初诊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者2例。11例患儿行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检查,4例阳性;7例患儿同时行脑脊液AQP4抗体检查,1例阳性。14例ON患儿中11例行视神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8例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异常信号,部分有强化。13例LETM患儿行脊髓MRI检查,显示为长节段(长度5~13个椎体节段)炎性病灶,颈段1例,胸段3例,颈段+胸段9例,其中2例颈段向上波及延髓。15例患儿行颅脑MRI检查,均显示有颅内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中央及皮质下白质、丘脑、胼胝体、脑干、脊髓延髓交界处、小脑等。患儿急性期均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2例ON复发患儿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随访15例患儿,2例存在肢体活动障碍,4例残留视力障碍,其余无临床症状。结论儿童NMOSD早期临床表现多样,首次诊断为急性脊髓炎、ON、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者,需考虑有无NMOSD的可能,检测AQP4抗体有助于明确诊断。NMOSD患儿典型的影像学特点为AQP4高表达区域的异常信号。急性期治疗推荐大剂量甲泼尼龙和丙种球蛋白,对于多次复发患儿可应用利妥昔单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9)的变化,及其对疾病的诊断、判断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血清和脑脊液中Gal-9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V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三组的血清和脑脊液中Gal-9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2.60、81.90,P0.01)。其中,VE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清和脑脊液中Gal-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恢复期的血清和脑脊液中Gal-9水平均高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和对照组全体患儿血清中Gal-9水平与脑脊液中Gal-9水平呈正相关(r=0.523,P0.01)。VE患儿脑脊液中Gal-9水平与有核细胞数呈负相关(rs=-0.469,P0.001)。结论 Gal-9可能参与V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血清内分泌激素的正常值及其与小儿哮喘病的关系,我们测定74例5—13岁哮喘儿和32例健康儿童的4种内分泌激素。结果:哮喘患儿血清F为314.27±209.70nmol/L,显著低于健康儿的529.31±199.30nmol/L,P<0.01;GH为3.23±2.34ug/L,略低于健康儿的4.19±2.45ug/L,P>0.05;E_2为0.231±0.118nmol/L,显著高于健康儿的0.125±0.066nmol/L,P<0.01;TSH为1.89±1.26mIu/L,显著低于健康儿的4.91±2.43mIu/L,P<0.01。提示哮喘患儿存在内分泌功能失调。这种失调可能与长期大剂量不规则应用全身性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有关。因此在哮喘防治中,应严格掌握应用全身性激素的指征,大力推广吸入激素疗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白血病治疗的进展,使更多的白血病患儿获得完全缓解,生存期延长,对白血病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将近5年来临床所遇6例,就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白血病联合化疗过程中,病人经常发生周血白细胞降低。这常使得化疗不能进行从而危及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