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改良Hardinge入路在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改良Hardinge入路行全髋置换进行评价。方法:对经改良Hardinge入路行非骨水泥全髋置换(THR-CL)术并获术后6个月以上随访的32例病人进行总结。结果:优良28例(88%),很好4例(12%),其中轻度跛行6例(19%),下肢不等长>2cm1例(3%),改良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3例(10%)。结论:此入路创伤小,暴露好,利于假体定位,易于控制下肢长度,术后外展肌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房室结双径路的1:2房室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心源性休克     
王化南 《山东医药》1991,31(11):33-34
心源性休克系指泵功能衰竭致组织严重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综合征。目前临床诊断一般依据:①收缩期血压<12kPa或较原基础血压降低4kPa。②意识障碍。③外周血管收缩征象。④尿量每小时不足20ml。此外,必须有纠正导致低血压和低心排出量的心外因素(如心律失常、血管迷走性反应、低氧血症、低血容量、酸中毒等)后休克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Richards髋部加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我院1995年至2001年间应用Richards髋部加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3例(年龄52-81岁),本组有二种以上并存症23例(35%),并存症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糖尿病,本组85%病人获平均21月随访,结果:优于76%,良18%,术后并发症9例(12.3%),结论:作者认为应用Richards钉治疗具有早期离床,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多数病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等特点,是目前较好的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钉。  相似文献   
5.
骨延迟愈合是骨折治疗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作者应用血压计气囊改善骨折局部血液循环,以加快骨折愈合,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29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龄20~70岁。均为骨折后外固定治疗3.5个月或内固定治疗4个月以上,骨折线清晰,无明显骨痴通过,或治疗4个月,原位再骨折的病例。治疗组18例中,骨折部位位于肽骨3例,尺挠骨3例,股骨5例,腔肿骨7例;对照组11例,于尺挠骨2例,股骨3例,脏陈骨6例。治疗组18例中,外固定不可靠的重新固定,尺挠骨中段或脏胖骨中段用小夹板,近并节处用过关节…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4年 1月 - 2 0 0 0年 3月 ,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髋关节单纯脱位 1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9例 ,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2 1~ 72岁。其中前脱位 1例 ,后脱位 18例 ,采用Allis法复位 9例 ,Bigelow法复位 3例[1] ,侧卧牵引法复位 7例。所有手法复位的病例均 2 4h内复位。2 治疗方法  侧卧牵引复位法的患者硬膜外麻醉后侧卧位 ,患侧在上 ,用大单绕过会阴部 ,着力点偏上 ,作对抗牵引。前上脱位时 ,对抗牵引方向向前上 ,助手牵引方向向后下 ,适当外旋转动患肢 ,手术者位于臀部 ,以小腿顶住臀部 ,双手拉在…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性,58岁,因发作晕厥半年入院,诊断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希氏束电图示A-H90ms,V波前均无H波,提示为III度HV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右室心失部分级递增刺激,70次/分时无室房传导,90~170次/分可见1:1室房传导,V-A180~200ms.遂安置美国Inter-medics公司Cosmos DDD起搏器,起搏频率低限60次/分,A-V延迟150ms,上限频率120次/分,脉宽0.45ms,电压5.4V,心房感知1.2mV,反拗期200ms,阈值0.9V,阻抗630Ω;心室反拗期200ms,阈值0.6V,阻抗570Ω.安置后病人休息状态多呈DDD及VAT方式起搏,活动时随P波增加触发心室起搏相应增加.病人于休息时感阵发心慌.附图示第一个QRS波之后有一正向P波,其后无QRS波,  相似文献   
8.
心房调搏时房室结双径路交替传导与典型文氏现象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例房室结双径路和8例无双径路者应用心房递增起搏方法观察其文氏现象的不同电生理表现,要点为:1.双径路的表现为不典型文氏现象,特点为长间歇前1或2个周期AH增量最大,R-R随之延长;单径路均符合典型文氏现象。2.不典型文氏周期中若AH突增60毫秒以上或达到250毫秒,可能是由房室结快、慢径路交替传导。3.双径路3:2传导者第1、2个AH分别由快、慢径路下传,传导时间成倍增加;单径路无此规律。4.不典型文氏现象P-R间期与AH间期一致,可依据体表心电图诊断双径路传导。  相似文献   
9.
四肢骨折是常见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加速骨折愈合的新进展也较多[1]。我们在工作中,总结了一种能加快骨折愈合速度,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即局部间歇挤压法,经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7年1月~1998年9月,我院共进行四肢长骨骨干新鲜骨折内固定手术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11~69岁。用髓内钉固定21例,钢板固定17例。对照组为我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的同类手术病例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12~71岁。用髓内钉固定24例,钢板固定25例。一般治疗组同对照组方法基本相同,急诊手术或者等待患者第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膝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6例采用动力髁加压钢板(DCS)、倒置型带锁髓内钉(GSH)和胫骨平台解剖钢板配合使用松质骨加压螺钉、镍钛记忆合金骑缝钉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结合患肢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结果:24例获随访8~30个月,优良率高,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膝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应考虑手术治疗,术后结合CPM功能锻炼及主动锻炼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