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改善遵医行为,减少住院时间和复发率,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疗效实施评定,并采用X线来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检查,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为期12个月的随访,Dienst功能评定结果显示,37例患者疗效为优,6例患者疗效为良,1例患者疗效为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案,可有效强化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后续综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超声检查在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某院收治的61例拟诊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分别行CTA、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对CTA及B超检查进行诊断学实验评价。结果:B超诊断的灵敏度为91.84%,特异度为83.33%,误诊率为16.67%,漏诊率为8.16%;CTA诊断的灵敏度为89.80%,特异度为96.67%,误诊率为8.33%,漏诊率为10.20%。B超及CT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狭窄、动脉闭塞的诊断,CTA诊断指数均高于B超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对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比B超检查准确性略高。  相似文献   
4.
王云梅  王义云  郑玉波 《职业与健康》2008,24(10):1015-1015
了解我县中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为防治视力低下提供依据,我们于2007年4-5月对五莲县县城1所初中和1所高中的3421名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7年4q月对五莲县城1所初中、1所高中的3421名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测。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在押吸毒人员HIV/HCV梅毒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在押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与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的感染状况. 方法 对在押吸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并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 结果 2004-2006年共监测在押吸毒人员687人,HIV抗体阳性者10例,感染率1.5%;HCV阳性者196例,感染率28.5%;梅毒阳性者30例,感染率4.4%.2006年在看守所共检测3 698名在押人员,确认HIV抗体阳性者9例,占0.2%. 结论 吸毒人员HIV、HCV、梅毒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防止HIV、HCV、梅毒的蔓延,切实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性病、肝炎知识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用于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选择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选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消肿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而言,选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手术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X线片(DR)、常规CT(CCT)及高分辨率CT(HRCT)对矽肺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对收集到的110例明确诊断为矽肺的患者分别采用CR、CCT及HRCT检查,对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检测方法对矽肺患者的发白区、大结节影、钙化、灶周气肿、灶周结节、纤维索条影、淋巴结肿大钙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其中DR对发白区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CT和HRCT(P0.05);CCT和HRCT对大结节影、钙化、灶周气肿、灶周结节、纤维索条影、淋巴结肿大钙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R(P0.05)。三种检出方法读片结果的分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DR对Ⅲ期+Ⅲ+期矽肺患者的检出不敏感,CCT和HRCT对Ⅲ期+Ⅲ+期检出率高于DR。结论对于矽肺的检查CT和HRCT具有更高的价值,但结合DR检查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不同分期肾细胞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莱芜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1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临床分期的金标准,比较不同分期肾细胞癌的CT灌注成像经灌注软件包处理后的血流量(Perfusion),血容量(BV),峰值强化(PEI),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指标的差异,同时计算CT诊断肾细胞癌分期的诊断学评价指标。结果早期肾细胞癌和晚期肾细胞癌的Perfusion、BV、PEI、MTT、PS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P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肾细胞癌分期的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89.47%、误诊率为10.53%,漏诊率为13.64%,诊断指数为1.758、Youden指数为0.758。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不同分期肾细胞癌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T三维最小类内散度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C-SVM)对肺结节的识别能力及优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的肺结节病患者50例,根据基于三维矩阵模式的感兴趣体(VOI)的构成,分为结节样和非结节样;采用自动提取算法提取感兴趣区(ROI),分为结节ROI和非结节RO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大规模训练人工神经网络(MTANN)、基于矩阵模式的模糊最小二乘SVM(matFLSSVM)、三维矩阵模式MC-SVM和三维最小类内散度MC-SVM的识别精度,同时比较各种方法在不同截断点时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三维最小类内散度MC-SVM的识别精度、真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算法,而假阳性率低于其他算法(P0.05)。结论三维最小类内散度MC-SVM对肺结节的识别精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义云  王云梅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368-1369
为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了解面粉加工行业的劳动环境现状及面粉加工粉尘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我们于2006年8-9月,对全县56家个体面粉加工厂生产车间的作业场所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