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全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85例超过60岁并且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行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检查,术后测定ER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X线表现与E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乳腺癌的ER阳性率为57.6%。(2)乳腺癌表现为单纯肿块型的ER阳性率明显高于肿块伴钙化型,单纯钙化型阳性率最低(P0.01)。(3)不同大小的肿块间ER的阳性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肿块越小,ER阳性率越高(P0.01)。(4)有毛刺状边缘肿块的E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毛刺者(P0.01)。(5)无钙化组的ER阳性率高于中间性钙化组,恶性钙化组最低(P0.01)。结论老年乳腺癌的全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与ER的表达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乳腺全数字化钼靶X线征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为指导内分泌治疗、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3岁,因干咳、活动后呼吸困难20天入院.于当地医院接受消炎治疗20天,效果欠佳.入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右侧肩胛下区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痰结核菌涂片阴性.CT示右侧肺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团块状阴影沿胸膜分布,右肺上叶可见不规则形实变影,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纵隔向左移位,纵隔、肺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2).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考虑右侧胸膜恶性间皮瘤,伴右肺上叶肺不张.入院后反复抽取胸水为血性,胸水常规以淋巴细胞为主,胸水中LDH升高875 IU/L,蛋白定量>3 g/L.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为小细胞癌(图3).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左侧腰部不适,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肿物入院。腹部CT扫描左侧腹膜后可见大小约为6.5cm×4.5cm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整,CT值平均约为42Hu(图1),增强后明显强化,CT值达113Hu(图2)。[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T证实和1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化学位移成像表现。结果目测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6例在反相位信号明显下降,5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脂肪抑制后信号明显下降,1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序列信号都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结合MRI脂肪抑制序列对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质、脂肪有极高敏感性,有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ZH2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ZH2和p53蛋白在199例胃癌、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6例肠上皮化生、1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和上皮内瘤变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中EZH2蛋白的表达在进展期胃癌高于早期胃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ZH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期和临床分期均有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的类型和分化以及患者的病死率均无关。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最高,几乎不表达于其他病变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53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胃癌的类型和患者的生存情况相关。EZH2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EZH2在胃癌中的表达增加与p53相关,提示胃癌中EZH2与p53可能相互协调,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背景]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肾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12例经CT检查证实和10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共22例、20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肾癌的DWI表现.目测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9例的DWI表现为略低或等信号,3例病灶在D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20例肾癌在DWI均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讨论]DWI技术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胰泌素刺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S-MRCP)技术观察和评价正常健康人群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方法]检查对象为26例健康志愿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扫描序列采用单次激发半傅里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注射胰泌素前及注射后每分钟扫描1次厚层MRCP,直到第10min.之后每2min扫描1次MRCP至第30min.通过西门子Singo磁共振后处理系统对图像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注射胰泌素后胰液分泌的时间.信号曲线,并评估胰液达峰时间、最大分泌量及最大分泌增量时间.[结果]给健康人群注射胰泌素后胰液持续分泌,胰液逐步充盈十二指肠、空肠近段及中远段,胰液达峰时间为(24。4±4.5)min,最大分泌量为(85.7±37.6)mL.第1次最大分泌增量时间为(3.3±2.1)min,最大分泌增量为(11.8±4.2)mL/min;第2次最大分泌增量时间为(14.9±5.9)min,最大分泌增量为(13.4±6.4)mL/min.[结论]S-MRCP可用于测定胰液分泌量,评估胰腺的外分泌功能,S—MRCP测定胰液时要考虑肠管吸收胰液等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Tolosa-Hunt综合征又称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发病率较低,临床上少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脂肪变性肝硬化结节在肝硬化患者中并不少见,但对其CT表现进行动态观察的报道甚少。笔者报道CT追踪观察的脂肪变性肝硬化结节3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筛窦神经鞘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嗅觉障碍一年,头痛一个月,右眼球一周就诊。查体:右侧中鼻道见有淡红色蚕豆样大小光滑肿试穿抽出淡红色液体。MRI检查:筛窦区显示互相融合的多状长T1、长T2多房囊状信号影,大小约2.5cm×4.0cm×5.0cm上缘穿破颅底骨向颅内延伸,额叶底向上受压移位,右眼眶壁及右眼内直肌受压内移,边缘光整,视神经未见受压。肿前累及右额窦及额窦信号增加(图1,2)。图1矢状位T1-WI图2矢状位T2-WI手术及病理诊断:筛窦区神经鞘瘤。2讨论神经鞘瘤系雪旺细胞弥散性增生而成。按其发生部位分成颅内神经根发生的神经鞘瘤,脊管内发生的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