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临床资料一、对象:1981~1987年,我院共描记1131例心电向量图,其中男835例,女296例。年龄3~82岁,40~69岁者818例,占72.33%。二、方法:1131例中前881例采用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出产的XX—2型心电向量图机检查,后250例采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出产的T—J—Ⅱ型心电向量图自动分析诊断系统直接描图。检查前先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描记心电图及作有关的其它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医院编写的《临床心电向量图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29)一书在左中隔支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中,提到了上横面 QRS 环最大向量>45°种最大前向力>最大左向力两条。笔者认为,这两条诊断标准在临床应用上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相同的。从理论上讲,它们是一个锐角和两条直角边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说法。如果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角大于45°时。那么,这个角所对虚的直角边一定大于  相似文献   
3.
振铃现象即滤波产生的伪差,易导致心电信号的ST段出现逐渐衰减的波纹状曲线,严重影响心电图的分析和诊断,尤其是影响J波综合征、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Brugada波及epsilon波等的分析和诊断,而J波综合征、Brugada波及epsilon波对部分患者心脏性猝死预警十分重要,故去除振铃现象影响目前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电图上振铃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对心电图诊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意外传导是指某一激动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传导,但却出乎意外地下传了,以前称之为超常传导现象。Moe等研究证明许多超常传导现象用其它电生理机制,如空隙(裂隙)现象,房室结双径路等解释更为合适。现将我们遇见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9岁。因胸闷、气短2月余入院。体检:T37.4℃,P 120次/min,R26次/min,BP 12/7kPa;胸廓不对称,右胸部凹陷,肋间隙变窄,语颤增强,听诊实音,左侧部检查正常。X光拍片示:右侧肺野呈一致性增高阴影,左肺野正常。心脏彩超示:心脏结构正常,末见心包积液。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30  相似文献   
6.
自拟清解护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 992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用自拟清解护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3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中 ,男 6例 ,女 2 8例 ;年龄 6岁~ 33岁 ,其中 7岁~ 1 6岁 2 9例 ,占 85 .3%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3年 ,多数在半年以内。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病史者 2 7例 ,占 79.4%。心电图 :ST- T改变者 2 6例 (多见于 、 、 5导联 ) ,Q- T间期延长者 7例 ,窦性心动过速者 1 8例 ,窦性心动过缓者 9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6例 , 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者 2例 ,频发房性早搏者 1 5例 ,阵发性房速者 3例 ,房颤者 4例 ,频…  相似文献   
7.
常规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是早期冠脉机能不全的敏感指标[1 ] ;Donsalis(D)导联也能早期反映出心肌缺血的变化[2、3] 。现对我们观察的 12 0例冠心病患者 ,同时作常规 12导联和Dorsalis(D)导联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2 0例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正常 ,均经血钙检查在正常范围 ,结合临床并经动态心电图 (DCG)或心电图运动试验 ,或经冠脉造影 ,或在动态观察中证实为冠心病者。男 88例 ,40~ 73 (平均5 3 .2 )岁 ;女 3 2例 ,45~ 76(平均 5 5 .4)岁。诊断参照第 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病组建议的标准[4] …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性,84岁.心悸、气短1年余,加重近半年.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附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0.66s,心房率为88次/min.部分P波重叠于T波之中,QRS波群有两种形态:其一为宽大畸形,其前有窦性P波,起始部有明显预激波,P-R间期0.14s,P-J间期0.30s,P波时间0.10s,QRS波时间0.16s,房室传导为1:1—6:1下传.其二为正常波形,P-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70岁。临床诊断:心悸待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P波后均继有室上性QRS波群,P—R间期0.14s。V_1导联示P波形态正常,P—P间期不等(0.54~0.12s),当P—P间期为0.54~0.78s时,P—R间期缩短为0.08s,当P—P间期为1.12s时,P—R间期为0.14s(第5个窦性搏动),与心律均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