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95篇
医药卫生   21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蚊虫传播的黄热病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大面积“再流行”,仅南美洲的巴西在一年时间就发现数千例黄热病确诊病例,黄热病已经在非洲和南美洲地区造成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此外,在黄热病非流行国家和地区发现大量输入性病例,使得黄热病有可能在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地区成为“新发传染病”而在世界更大范围流行。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消除黄热病流行(EYE)”战略,预计利用10年时间在黄热病流行地区接种13.8亿剂量黄热疫苗,以降低黄热病对国际公共卫生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溶核术(POC)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及与其他微创治疗的对比。方法:采用细针经皮穿刺,椎间盘内、外双注射法。浓度选择45~55mg/L,O2盘内氧化用量40~90ml,盘外及椎间孔附近10ml,平均住院日5天。结果:共治疗602例,共1078个间盘,其中单间盘238例、双间盘255例、三间盘106例、四间盘3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7岁,随访3~24个月以上,优良率为87.9%。40%患者在治疗12小时内出现轻微不良感觉,24小时内自行缓解。与其他微创介入技术比较,突出优势为安全性极高,痛苦极小,操作简便、易掌握。投入成本及患者负担费用明显较低。结论:①经过前期小量病人试用后,近2年临床大量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经皮穿刺臭氧溶核术(POC)非常适合作为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首选方法;②基层医院开展此技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增智灵口服液对老年性痴呆SOD、LP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老年性痴呆患者服用中药复方制剂增智灵口服液(本院药物室提供的医院制剂)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改变,和对增智灵实验性学习记忆获得性障碍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1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男9例,女2例;右侧8例,左侧3例。临床症状:血尿9例,腹部肿物2例,仅1例出现下肢水肿、腹壁浅静脉扩张。全部病人均经CT扫描或CT和MRI检查明确诊断。10例经上腹正中或胸腹联合切口取出癌栓连同患肾一并切除。5例术前无其它部位转移者术后平均存活5年2个月,1例术后2个月死亡,2例术前肾蒂淋巴结及肾周脂肪侵犯者中1例存活2年5个月死于非肿瘤疾病,1例目前已存活3年1个月尚在,2例失访。本组腔静脉癌栓发生率占同期肾癌病人的2.7%。本组CT与MRI相结合应用诊断符合率为980%。  相似文献   
5.
<正> 移动性附睾(mobile epididymis)可造成不育症,在男性特发性不育症中约占9%,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我院于1981~1992年间共诊治3例。为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3例均为农民,年龄23~26岁,不育时间为婚后2~4年,女方妇科检查均无异常,夫妻感情好,性生活正常。就诊原因:1例于无意中发现阴囊内活动肿物,2例婚后3~4年未育,体检发育均正常,身体健康。国际通用睾丸测量器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美托洛尔和肌注咪唑安定对麻醉诱导丙泊酚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全麻行择期手术病人(ASAI-Ⅱ级)60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et组)、咪唑安定组(Mid组)和苯巴比妥钠组(Phe组)各20例,三组分别口服美托洛尔50mg、肌注咪唑安定0.04mg/kg、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以30mg·kg^-1·h^-1恒速推注丙泊酚直至病人入睡,随后静注芬太尼3μg/k,维库溴铵0.1mg/kg,辅助通气3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丙泊酚用量、入室、诱导前后、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Met组、Mid组、Phe组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36mg/kg±0.22mg/kg、1.40mg/kg±0.08mg/kg、1.61mg/kg±0.23mg/kg,与Phe组相比,Met组和Mi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1)。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MAP较Phe组低(P〈0.01);插管后Mid组和Phe组HR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Met组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组间对比Met组和Mid组HR均比Phe组慢(P〈0.01)。结论术前口服美托洛尔或肌注咪唑安定与肌注苯巴比妥钠相比,均能减少丙泊酚诱导用量,但美托洛尔能更有效抑制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7.
粉尘危害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治理粉尘危害,控制职业病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本文就我县七砂厂15年以来,企业发展与除尘的关系加以分析,供同行业和其它接尘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同种异体骨段 (关节 )移植重建四肢恶性肿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的方法、观察和疗效。方法 :应用内锁髓内钉、髋动力加压钢板、髁支持钢板等内固定器材和同种异体骨半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 18例 ,随访时间 13~ 2 4个月。结果 :15例植骨愈合 ,1例骨不连 ,1例肿瘤复发截肢 ,1例内固定松动而行更换固定 ,术后总优良率 83 3 3 %。感染、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并发症。结论 :同种异体骨加合适内固定器械是一种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应用γIL-2体外诱导自身LAK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ingcell),对眼部早、中期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瘤区注射,取得较好效果。25例恶性肿瘤中,IL-2LAK细胞治疗10例;肿瘤完全消退9例,部分消退1例。手术+IL-2LAK细胞治疗15例,肿瘤完全消退。随访中除1例肿瘤部分消退失访外,其他24例经1~5年观察均未见复发。以上结果表明,自身LAK细胞局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冰冻切片技术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CytC的变化。方法 采用4-VO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全脑缺血组。观察缺血后24h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Cytoclaromec,C,CytC)变化。结果 缺血后24h,假手术组海马CA1区CytC呈阳性表达,并且呈现出特异性的点状分布,符合CytC线粒体分布的特征,全脑缺血组海马CA1区CytC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利用冰冻切片技术能方便、直观的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线粒体CytC的变化,再灌注24小时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CytC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